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上,如图中a、b、c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c
B.电源电动势为8v,电源内阻为2Ω
C.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b
D.当电流为0.5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Ω

分析 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表达式为 Pr=I2r,电源的总功率表达式为 PE=EI,电源的输出功率表达式为 PR=PE-Pr=EI-I2r,由功率的公式和图象的信息求解.

解答 解:A、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为 Pr=I2r,可知Pr-I图象是抛物线,而且是增函数,则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曲线c.故A正确;
B、电源的总功率计算公式为 PE=EI∝I,所以直线a表示电源的总功率,直线a的斜率大小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则E=$\frac{8}{2}$=4V.当I=2A时,PR=0,说明外电路短路,内电阻 r=$\frac{E}{I}$=$\frac{4}{2}$Ω=2Ω;故B错误.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PR=PE-Pr=EI-I2r,应为开口向下的曲线,故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b,故C正确;
D、当I=0.5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 R=$\frac{E}{I}$-r=$\frac{4}{0.5}$-2=6Ω,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电源有三种不同的功率:电源的总功率、输出功率和内部发热功率,要掌握三种功率的表达式,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汽车速度为 10m/s,自行车速度为 4m/s,两车在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同一地点 作同方向的运动,汽车刹车以加速度大小为 2m/s2做匀减速运动,求:
(1)自行车追上汽车时离开出发点的距离 S?
(2)自行车追上汽车需经历的时间为 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粗糙水平桌面上放有一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在桌面上运动一段时间后撤除该恒力,物体继续滑行一段后离开桌面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取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物体从开始运动到落地前,其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以初速度v1沿粗糙斜面上滑,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出发点,整个过程铁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上滑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B.铁块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铁块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满足v1t1=v2(t2-t1
D.铁块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所用时间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某工厂车间通过图示装置把货物运送到二楼仓库,AB为水平传送带,CD为倾角θ=37°、长s=3m的倾斜轨道,AB与CD通过长度忽略不计的圆弧轨道平滑连接,DE为半径r=0.4m的光滑圆弧轨道,CD与DE在D点相切,OE为竖直半径,FG为二楼仓库地面(足够长且与E点在同一高度),所有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当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0m/s运行时,把一质量m=5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由静止放入传送带的A端,货物恰好能滑入二楼仓库,已知货物与传送带、倾斜轨道及二楼仓库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2,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货物在二楼仓库地面滑行的距离;
(2)传送带把货物从A端运送到B端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所用思想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猜想法
B.速度的定义式v=$\frac{△x}{△t}$,采用的是比值法;当△t趋近于零时,$\frac{△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理想模型法
C.在探究电阻、电压和电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再保持电流不变研究电阻与电压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类比法
D.
如图是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都体现了放大的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由a=$\frac{△v}{△t}$可知(  )
A.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
B.物体加速度大小由△v决定
C.a的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D.$\frac{△v}{△t}$叫做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如图所示装置,密闭容器Q和U型玻璃管a,竖直长玻璃管b通过橡皮管连接,玻璃管内装有水,将容器内的空气和外界隔离开.某同学利用此装置和温度计测量高山顶处的大气压强.实验步骤如下:
a.在山底处,调节竖直管b的高低位置,使得a、b管内水面相平,并在a的管上作出水面的标记A;
b.记录山底处的大气压强P0=1.0×105Pa,并测量出山底处的温度T0
c.将装置移到山顶处,调节竖直管b的高低位置,使得a管中的水面再次与标记A相平,测量b管的水面高出标记A处水面的高度h;
d.认为高山顶处的大气压P=P0-ρgh,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的值ρ为水的密度.
试说明上述测量步聚中漏掉或有错误的步聚,并加改正.
漏掉的步骤是:测量山顶处的温度${T}_{1}^{\;}$
错误的步骤是:d(填序号),应改为:山顶处的大气压强应为$p=\frac{{T}_{1}^{\;}}{{T}_{0}^{\;}}{p}_{0}^{\;}-ρ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下左图所示,在0~20s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小B.20 s以前甲始终在乙的前面
C.10 s末两车相遇D.10 s末两车相距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