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示,一根有质量的金属棒MN,两端用细导线连接后悬挂于a、b两点,并与电源相连.棒的中部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句强磁场中,棒中通有方向从M流向N的电流,此时导线受到拉力.为了使拉力变为零,则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分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到安培力作用,由公式F=BIL求出安培力大小,由左手定则来确定安培力的方向.
解答:解:棒的中部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有电流,方向从M流向N,根据左手定则可得,安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由于此时悬线上有拉力,为了使拉力等于零,则安培力必须增加.所以适当增加电流强度,或增大磁场
故选:AC
点评:学会区分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前者是判定安培力的方向,而后者是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P是质量为200g的金属球,固定在一根细长钢性的金属丝下端,当无风时金属球自然竖直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刻度盘上的角度就能反映出风力的大小.若某一时刻风从图示的水平方向吹向金属球P时,金属丝向左偏离竖直的角度θ=30°而处于静止.则:
(1)此时风力和金属丝拉力分别有多大?
(2)有人说:“若角度变为2θ,则风力也为原来的2倍”,你认为这个结论对不对?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是两种常用的测量长度的精密仪器.如图甲所示的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甲图示状态的读数是
13.55
13.55
mm;用如图乙所示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的读数是
0.678
0.678
mm.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
CE
CE
.(填人相应的字母)
(3)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可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一小平面镜B(可视为一点)竖直固定在物块P上,它们的总质量为m.现将P紧靠着直立的弹簧上端,用插销K固定,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从固定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在竖直标尺的A点形成一小光斑.松开插销K,发现最终小光斑稳定在标尺上某点,该点到A点的距离为h.已知点光源S与平面镜的水平距离为L0,标尺与平面镜的水平距离为L,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L+L0
hL0
mg
L+L0
hL0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
 
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
 
mm.
精英家教网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精英家教网
①实验前需要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利用现有器材如何判断导轨是否水平?
 

②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0.50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2.0×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
 
m/s.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
 
 
(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③本实验通过比较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光滑水平面上固定一个竖直圆筒S,圆筒内壁光滑(如图所示为俯视图),半径为1m.圆筒圆心O处用一根不可伸长的长0.5m的绝缘细线系住一个质量为0.2kg,电量为+5×10-5C的小球,小球体积忽略不计.水平方向有一匀强电场E=4×104N/C,方向如图所示.小球从图示位置(细线和电场线平行)以vo=10m/s垂直于场强方向运动.当细线转过900时,细线突然断裂.求:
(1)细线断裂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2)小球碰到圆筒内壁后不反弹,沿圆筒内壁继续做圆周运动中的最小速度值;
(3)现在圆心O处用一根牢固的不可伸长的长为0.5m的绝缘细线系住小球(小球质量和带电量均不变),小球从原图示位置以初速度10m/s垂直于场强方向运动,为保证小球接下来的运动过程中细线都不松弛,电场强度E的大小范围(场强方向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