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A、B两颗卫星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卫星运行的周期为T1,轨道半径为r1;B卫星运行的周期为T2,且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frac{{T}_{1}}{{T}_{2}}$)${\;}^{\frac{2}{3}}$
B.A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B卫星的机械能
C.某时刻卫星A、B在轨道上相距最近,从该时刻起每经过$\frac{{T}_{1}{T}_{2}}{{T}_{1}-{T}_{2}}$时间,卫星A、B再次相距最近
D.A、B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分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B卫星的轨道半径.由卫星从第轨道进入高轨道需要加速度,由于不知道各自的质量.故不能研究机械能的大小.当卫星转过的圈数相差一圈时两卫星再次最近.由此列式分析.

解答 解: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frac{{r}_{1}^{3}}{{r}_{2}^{3}}$=$\frac{{T}_{1}^{2}}{{T}_{2}^{2}}$,则得B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r2=r1($\frac{{T}_{2}}{{T}_{1}}$)${\;}^{\frac{2}{3}}$.故A错误.
B、因T1>T2.由上分析知,r1>r2,根据将卫星从低轨道进入高轨道,火箭要点火加速做功,但由于A与B的质量都未知,故无法判定谁的机械能更大.故B错误.
C、设从两卫星相距最近到再次相距最近经历时间为t.则有 2π=$\frac{2π}{{T}_{2}}$t-$\frac{2π}{{T}_{1}}$t,得 t=$\frac{{T}_{1}{T}_{2}}{{T}_{1}-{T}_{2}}$.故C正确.
D、A、B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仍受万有引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卫星类型关键要建立物理模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的向心力,可结合开普勒定律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据观测,某行星的自转周期仅为9h55min,其外围有一模糊不清的环.为了判断该环是连续物还是卫星群,测出了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的大小与该层至行星中心的距离R,以下判断:①若V与R成正比,则环是连续物;②若V与R成反比,则环是连续物;③若V2与R成反比,则环是卫星群; ④若V2与R成正比,则环是卫星群.正确的判断应该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套在倾斜固定杆A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经过杆上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在C处时弹簧处于原长且弹簧与斜杆垂直,A、C高度差为h.如果圆环在C处获得一沿斜杆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  )
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B.上滑经过B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的速度
C.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frac{1}{4}$mv2
D.在A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frac{1}{4}$m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M点的速度大小为x2$\sqrt{\frac{g}{2H}}$.(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多选)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BCD.(选填序号)
A.h的测量     B.H的测量     C.L的测量     D.x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导热气缸内用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缸内气体高度为2h.现在活塞上缓慢添加砂粒,直至缸内气体的高度变为h.然后再对气缸缓慢加热,让活塞恰好回到原来位置.已知大气压强为p0,大气温度均为T0,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活塞与气缸间摩擦.求:
(1)所添加砂粒的总质量;
(2)活塞返回至原来位置时缸内气体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所示,用力F把铁块压在竖直墙上,此时重力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μF或等于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物理学家通过实验来探究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法拉第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首先发现电与磁存在联系
B.伽利略最先把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方法相结合,否认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牛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开普勒用了20年时间观测记录行星的运动,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m,受到推力F的作用,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物体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4个力作用B.mg=Fcosθ
C.物体A对墙的压力为FcosθD.撤去F后,物体A做自由落体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物理学史上有很多物理学家做出具大的贡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B.伽利略通过对物体运动的研究,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
C.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们能够成功地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安培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