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原子核的变化、核能及核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核力是一种弱相互作用,只能发生在原子核内相邻核子之间
B. 某原子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质子数不变
C. 放射性原子核X发生衰变,生成物的结合能一定小于X的结合能
D. U+
n→
Ba+
Kr+3
n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之一
【答案】B
【解析】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具有饱和性和短程性;故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的核力,是不同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另一种相互作用力且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的作用,重核衰变时释放能量,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大于原来重核的结合能,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β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增1,质量数不变;
A、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具有饱和性和短程性;故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的核力,是不同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另一种相互作用力且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的作用,故A错误;
B、α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少2,质量数少4,β衰变的过程中电荷数增1,质量数不变,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电荷数不变,核内质子数不变,故B正确;
C、放射性原子核X发生衰变,要释放能量,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一定大于原来X的结合能的,故C错误;
D、太阳内部的反应是聚变反应,而是裂变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列波沿x轴方向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与坐标原点O的水平距离为0.6 m,波长λ=1.6 m,此时质点A沿y轴正方向振动,从此时起经过0.1 s第一次到达波峰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这列波的周期T=0.8 s
C. 波速v=14 m/s
D. 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经过Δt=1.6 s运动的路程为0.4 m
E. 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A经过Δt′=0.5 s第一次到达波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平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为T,则( )
A. 若在时间Δt内,弹力对振子做的功为零,则Δt一定是T/2的整数倍
B. 若在时间Δt内,弹力对振子做的功为零,则Δt可能小于T/2
C. 若在时间Δt内,弹簧振子的速度变化量为零,则Δt一定是T的整数倍
D. 若在时间Δt内,弹簧振子的速度变化量为零,则Δt可能小于T/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为L的水平极板间,有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磁感强度为B,板间距离也为L,板不带电,现有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
,从左边极板间中点处垂直磁感线以速度v水平射入磁场,欲使粒子不打在极板上,对于粒子的速度有什么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R2均为定值电阻,且R1=100 Ω,R2阻值未知,R3为一滑动变阻器,当其滑片P从左端滑至右端时,测得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源中流过的电流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两点是滑片P在变阻器的两个不同端点得到的,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定值电阻R2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课上,某小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 (选填“F”或“F′”)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在实验中,如果仅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实验结果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4)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下列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是 .
A.若固定白纸的方形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将测力计水平放置,然后检查并矫正零点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应越大越好
C.标记拉力方向时,要用铅笔紧靠细绳沿绳移动铅笔画出
D.同一次实验两次拉细绳套须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面积为,内阻不计的100匝矩形线圈ABCD,绕垂直于磁场的轴
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为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矩形线圈通过滑环与理想变压器相连,触头P可移动,副线圈所接电阻
,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当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B. P上移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C. 时刻,电压表示数为
D. 当原副线圈匝数比为时,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汽缸水平固定,A、B是两个厚度不计的活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面积分别为S1=20 cm2,S2=10 cm2,它们之间用一根水平细杆连接,B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质量M=2 kg的重物C连接,静止时汽缸中的气体温度T1=600 K,汽缸两部分的气柱长均为L,已知大气压强p0=1×105Pa,取g=10 m/s2,缸内气体可看做理想气体。
(i)活塞静止时,求汽缸内气体的压强;
(ii)若降低汽缸内气体的温度,当活塞A缓慢向右移动 L/2时,求汽缸内气体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长为L=1m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现缓慢地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30°时小物块开始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2m/s,则在整个过程中( )
A. 木板对物块做功为2J
B. 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3J
C. 支持力对小物块做功为0
D. 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