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图中开关S闭合时电源的总功率为40W,输出功率为37.6W,电阻R1=4Ω,电阻R2=4Ω,电源内阻r=0.6Ω,求:
(1)电源内部发热的功率P和电源电动势E 
(2)电阻R3的阻值.

分析 由图,电阻R1、R2并联再与R3串联.由电源的总功率P和输出功率P,得到内电路的功率P,由P=I2r,求出电流,再由闭合欧姆定律求出电动势E和电阻R3

解答 解:(1)电源内阻上的发热功率为:
${P}_{热}^{\;}={P}_{总}^{\;}-{P}_{出}^{\;}=40-37.6=2.4W$
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为:I2r=${P}_{热}^{\;}$
代入数据得:I=$\sqrt{\frac{{P}_{热}^{\;}}{r}}=\sqrt{\frac{2.4}{0.6}}A$=2A
由P=EI代入数据得:E=$\frac{40}{2}$=20V
(2)外电路总电阻为:R=$\frac{{R}_{1}^{\;}{R}_{2}^{\;}}{{R}_{1}^{\;}+{R}_{2}^{\;}}$+R3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R+r)
即:$20=2×(\frac{4×4}{4+4}+{R}_{3}^{\;}+0.6)$
代入数据得:R3=7.4Ω
答:(1)电源内部发热的功率${P}_{热}^{\;}$为2.4W和电源电动势E 为20V
(2)电阻R3的阻值为7.4Ω

点评 对于电源的功率要区分三种功率及其关系:电源的总功率P=EI,输出功率P=UI,内电路消耗的功率P=I2r,三者关系是P=P+P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衰期为8天的碘131经过6天衰变了75%
B.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大
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出6种频率的光子
D.只要有核反应发生,就一定会释放出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种透明介质如图所示,下半部分为半径2$\sqrt{3}$cm的$\frac{1}{4}$圆弧,上半部分为顶角等于60°角三角形ABC,BC=2$\sqrt{3}$cm,一束光线以与AB夹角θ=30°方向射入圆心,在与AB垂直的光屏MN上面出现了光斑.已知该介质的折射率n=$\sqrt{3}$,那么,光屏上面会出现几个光斑?这些光斑到A点的距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其特点是具有单向导电性,电路符号为.某实验小组要对一只二极管正向接入电路时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测绘探究.据了解,该二极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
(1)该二极管外壳的标识模糊,同学们首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来判断它的正负极:当红表笔接二极管的左端、黑表笔接二极管的右端时,发现指针的偏角比较小,当交换表笔再次测量时,发现指针有很大偏转,由此可判断左 (填“左”或“右”)端为二极管的正极.
(2)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K”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二极管的反向电阻,表盘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22000Ω.
(3)实验探究中他们选器材如下:
A.直流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
B.滑动变阻器(0~20Ω)
C.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50kΩ)
D.电流表(量程50mA、内阻约50Ω)
E.待测二极管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1Ω)
F. 导线、开关

①为了精确地描绘出二极管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请帮助他们完成如图2实验电路设计(将实验电路在方框内补充完整).
②同学们通过采集数据,描绘出了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同学们将该二极管与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压恒为3V的电源两端,则二极管导通时定值电阻R的功率为0.02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质量为3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在向东的大小为6N的力作用下运动4s,在4s末这个向东的力小时,立即有向西的大小为6N的力又作用4s,这反复1min,物体的总位移为24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如图所示,木板B连同右端挡板的质量M=1.0kg,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3.0kg的小滑块A以v0=3.0m/s的初速度向右滑上木板,初始位置与木板右端挡板的距离d=1.00m,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滑块在木板上滑行过程,木板恰好保持静止,一段时间后滑块A与挡板发生正碰,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且时间极短,从碰撞后瞬间开始,对木板B施加一个大小F=7.5N、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当滑块A和木板B的速度达到相等时立刻将推力撤去,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滑块与挡板碰撞后瞬间A和B的速度大小;
(2)A和B最后停下时,滑块A与挡板间的距离和木板B在地面上的总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时,下列哪些方法可增大亮条纹间距(  )
A.只增大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B.只把蓝滤光片换成红光滤光片
C.只减小双缝间距D.只增大光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为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1)在计时器打出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c=2.64m/s
(2)在图乙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物理意义是点A时纸带对应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倾角为a的光滑斜面体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被平行于斜面的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系于斜面顶端,斜面体放在水面上,已知斜面体和小球组成的装置可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做直线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装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求弹簧的形变量?
(2)运动过程中弹簧处于原长时,装置加速度a的大小和方向?
(3)要使小球不离开斜面,装置的加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