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是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及由此质点振动而激起的波的某时刻的波形图,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是振动图象,甲是波动图象
B.由图象可知,振幅是2m,周期是0.4s,波长是0.4m
C.P质点在此时刻的速度方向为正,而波源质点在0.2s时速度方向为负
D.这列波的速度是1m/s
E.此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分析 振动图象反映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位移的情况,而波动图象反映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情况.根据图象的物理意义区分是振动图象,还是波动图象.由图读出直接振幅,周期和波长,再求出波速.根据图象乙的斜率读出质点的速度方向,从而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解答 解:A、乙图表示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振动图象.甲图表示位移与坐标的关系,是波动图象.故A正确.
B、由甲图读出振幅A=2m,波长λ=0.4m,由乙图读出周期T=0.4s.故B正确.
C、由振动图象乙可知:t=0.2s时刻图线的斜率为负值,则波源质点在0.2s时速度方向为负.因波的传播方向不知,无法判断P点的振动方向.故C错误.
D、波速为 v=$\frac{λ}{T}$=$\frac{0.4}{0.4}$m/s=1m/s.故D正确.
E、由题不能确定波源的位置,因而不能确定波源的起振方向,所以不能判断波的传播方向.故E错误.
故选:ABD

点评 本题既要抓住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区别,更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振动图象,可根据图象切线的斜率分析质点的振动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实验室有一个电学黑箱,其外形如图甲所示,箱体外有四个接线柱,箱盖上有一个塑料滑块.小明请同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其内部结构,实验室老师提醒他们,内部元件只有一个滑动变阻器和两个定值电阻.滑动变组器只有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经过讨论,全组的意见是:先制作一个探测器,把这个探测器分别与黑箱外的接线柱相连.再根据测出的数据,推测内部的连接情况.
(1)甲组的小李组装了探测器,如图乙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为3V,电流表量程为0-0.6A,对于其中阻值为5Ω的电阻R.你认为他的作用是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电表和电源.

同学们把探测器的E、F端分別与黑箱的接线柱连接,闭合开关,移动滑块,记下的数据如表:
测试次数与E、F连接的接线柱电流表示数/A
第1次A、B0.25~0.5
第2次A、C0.12~0.2
第3次A、D0.15~0.3
第4次B、C0.2
第5次B、D0.3
第6次C、D0.15
(2)在前三次测试中,只有一次未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最小位置是第1次.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4)请在图丙中作出箱内各元件连接电路图,并在定值电阻旁标明其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地铁列车从A站出发沿直线运动,行驶过程先做加速度大小为1m/s2的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改做加速度大小为0.5m/s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站时恰好零.若列车从A站到B站所用的总时间为90s.
(1)求AB两站间的距离.
(2)画出地铁列车从A站到B站的v一t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斜面AB倾角θ=30°,底端A点与斜面上B点相距s=10m,甲、乙两物体大小不计,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frac{\sqrt{3}}{2}$,某时刻甲从A点沿斜面以v1=10m/s的初速度滑向B,同时乙物体从B点以v2=7.25m/s的初速度滑向A,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甲物体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2)甲、乙两物体经多长时间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加速度很大,速度变化很快
B.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
C.人走在松软的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D.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E.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斜面的底端固定一个带正电的小物块P,将另一个带电小物块Q在斜面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它将沿斜面向上运动.设斜面足够长,则在Q向上运动过程中(  )
A.物块Q的动能一直增大
B.物块Q的机械能一直增大
C.物块P、Q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一直增大
D.物块P、Q之间的电势能一直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关于速度、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不等于零,而加速度可能等于零
B.物体的速度改变量大,加速度就大
C.物体的速度改变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图象中,描述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1实验装置探究重物下落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问题.

(1)要使该实验误差尽量小,下述注意点正确的是C
A.在海拔较低的地方进行实验,有利于减小误差
B.测物体下落高度时保持纸带悬挂状态,刻度尺的读数更准确
C.使重物的质量越大越好,但悬挂时不能拉断纸带
D.实验中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
(2)为了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以下方案中只有一种最合理,最合理的是D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sqrt{2gh}$计算出瞬时速度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h=$\frac{{v}^{2}}{2g}$计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3)在实验中,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四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7.62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7.57 J.(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