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B相遇两次 | |
B. | 0~t1时间段内B在前A在后,t1~t2时间段A在前B在后 | |
C. |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1~t2时间段内 | |
D. | 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frac{{x}_{1}+{x}_{2}}{2}$ |
分析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位移图象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解答 解:A、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可知,A、B分别在t1和t2两个时刻相遇,故A正确;
B、由图可知,0~t1时间段内B的纵坐标比A的纵坐标大,所以B在前A在后,t1~t2时间段A的纵坐标比B的纵坐标大,A在前B在后,故B正确;
C、0-t1时间段内,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乙图线的切线斜率不断增大,而且乙图线是抛物线,有s=kt2,则知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相等时刻为t1~t2时间段的中间时刻,故C正确.
D、当AB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A的位移为$\frac{{x}_{2}-{x}_{1}}{2}$,故D错误.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
点评 理解位移-时间图象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的同时还要理解好速度-时间图象的点、线、面的物理意义.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就是β衰变 | |
B. | 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 | |
C. |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为${\;}_{92}^{235}$U→${\;}_{56}^{141}$Ba+${\;}_{36}^{92}$Kr+2${\;}_{0}^{1}$n | |
D. | 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产生光电效应,若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则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 |
E. |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波沿x轴正向传播 | |
B. | 该波遇到4m的障碍物,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 |
C. | t=4s时,质点P将到达x=4m处 | |
D. | t=2s到t=$\frac{7}{3}$s,质点P经过的路程为5c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力的作用是使物体运动 | |
B. | 物体在其运动速度方向上必受到力的作用 | |
C. | 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也一定相同 | |
D.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 | |
B. | 粒子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加速度不断增大 | |
C. | 可求出A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 |
D. | 可求出A产生的电场中b点的电场强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为mgcosθ | B. | 斜面对物体的弹力为$\frac{mg}{cosθ}$ | ||
C. | 它们的加速度为gsinθ | D. | 它们的加速度为gta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点电荷带负电 | |
B. | 电荷由B点到A点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 |
C. | 电荷经过A点时的电势能大于经过B点时的电势能 | |
D. | 电荷经过A点时的电势能小于经过B点时的电势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洛伦兹力对A、B两滑块都不做功 | |
B. | 两滑块沿斜槽都做匀加速运动,且平均加速度aA>aB | |
C. | 两滑块沿斜槽都做变加速运动,且平均加速度aA>aB | |
D. | 两滑块沿斜槽的最大位移的大小关系为sA>s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