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如果现在要问光的本性是什么,我们回答是: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实验现象中哪些实验可以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A.光的偏振B.光的衍射C.光电效应D.康普顿效应

分析 光的偏振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子是一份一份的,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有动量;衍射是波动性特征

解答 解:A、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是横波,故A错误;
B、光的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B错误;
CD、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随后的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有动量,这两个现象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的粒子性、波动性的知识,这些都是常识性问题,对于这部分基本知识要注意加强理解和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不能混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所示,玉旌广场的电动扶梯坡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上,并始终随电梯一起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达到规定的速度后匀速上升,最后匀减速上升直到停止.若用G表示人受到的重力,用N表示人受到的支持力,用f表示人受到的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G一直做负功B.上升过程中,N一直做正功
C.上升过程中,f一直做负功D.上升过程中,f一直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地面上足够高处有四个小球,在同一位置同时以相同的速率v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抛出四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过1s时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构成的图形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变
B.把玻璃管的裂口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会变钝,这是玻璃表面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使其表面扩张引起的
C.每个分子的内能等于它的势能和动能的总和
D.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E.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某条河宽度为700m,河水均匀流动,流速为2m/s.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求:
(1)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多少?小船到达对岸时向下游偏移的位移是多少?
(2)小船的船头向哪个方向行驶才能垂直过河?过河时间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角速度越大,则周期越小B.线速度越大,则周期越小
C.线速度越大,速度的方向变化越快D.角速度越大,速度的方向变化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具有流动性和光学各向同性
B.大颗粒的盐磨成了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
C.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人们感觉越潮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一辆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是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两点.己知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7m/s,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7m/s,则汽车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12m/s;经过A、B中间位罝的速度是1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变轨后被月球捕获,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
D.Ⅰ、Ⅱ、Ⅲ三种轨道运行相比较,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到P点时的动能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