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干湿泡温度计的干泡显示的温度和湿泡显示的温度差值越大,这表示相对湿度越大
B.固体很难被拉伸又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存在着引力又存在着斥力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那么它一定从外界吸热
D.自然界中只要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自然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E.单晶体沿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是不同的

分析 绝对湿度指大气中水蒸汽的实际压强,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汽的实际压强与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压强之比;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内能的变化;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种,单晶体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各向同性.

解答 解:A、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温度计与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距越大,表示蒸发得快,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选项A错误
B、固体很难被拉伸又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既存在着引力又存在斥力,故B正确;
C、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对外做功W<0,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增大△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可知一定从外界吸热,故C正确;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
E、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指所有晶体都具有导热、导电、透光等完全的各向异性,例如,铜的机械强度在各方向上存在差异,而其导热性和导电性则表现为各向同性,即单晶体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各向异性,故E错误;
故选:B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对湿度、热力学第二定律、分子力、晶体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型关键是掌握这些常考的基础物理概念,深刻理解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准备了下列仪器:
A.白炽灯  B.双缝片  C.单缝片  D.滤光片  E.毛玻璃光屏
(1)把以上仪器安装在光具座上,自光源起合理的顺序是D、C、B、E(填字母).
(2)如图所示为主尺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条纹的间距,图示的长度是0.725cm.
(3)在屏上观察到了干涉条纹.如果将双缝的间距变大,则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小;如果增大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则屏上的干涉条纹的间距将变大.(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质点振动频率是4 HzB.t=2 s时,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C.t=2 s时,质点的振幅为-2 cmD.t=3 s时,质点所受的合外力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
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周期变小,波长变长D.周期不变,波长变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某实验小组在“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进行探究.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自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的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64.0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ABD(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或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水平槽面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实验小组利用无线力传感器和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将无线力传感器和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无线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轨道上A、B两点各固定一个光电门传感器,用于测量小车的速度v1和v2,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置砝码来改变小车质量,用不同的重物G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次数 M/kg|v22-v12|/(m2/s-2△E/J F/N W/J
 1 0.500 0.760 0.190 0.400 0.200
 2 0.500 1.65 0.413 0.840 0.420
 3 0.500 2.40△E2 1.22 W2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正确连接所需电路.调节导轨两端的旋钮改变导轨的倾斜度,用以平衡小车的摩擦力,使小车正好做匀速运动.
(2)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将小车停在点C,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除了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和力传感器测量拉力的数据以外,还应该记录的物理量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L;
(3)改变小车的质量或重物的质量,重复(2)的操作.
(4)表格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E为动能变化量,F是拉力传感器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中的△E3=0.600J,W3=0.610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匀,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
(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平衡摩擦力;
(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后面部分(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
(3)若实验作了n次,所用橡皮条分别为1根、2根…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n,用W表示橡皮条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W与v的关系是W与v2成正比;
(4)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有一项正确,它是B.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C.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橡皮筋所做的功可根据公式W=FL算出
D.实验中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如图1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C  (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l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l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ADE.(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l、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经测定,m1=45.0g,m2=7.5g,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距O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碰撞前、后m1的动量分别为p1与p1′,则p1:p1′=14:11;若碰撞结束时m2的动量为p2′,则p1′:p2′=11:2.9.实验结果表明,碰撞前、后总动量的比值$\frac{{p}_{1}}{{p}_{1}′+{p}_{2}′}$为1.01.(此问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和B,A带+Q的电荷量,B带-Q的电荷量,用导线将A、B球连接,经时间t导线中不再有电荷定向移动,求导线中的平均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