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某物理兴趣小组采用内接法测量某电阻丝R的阻值,其中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所用实验器材为:
电源(电动势为4.5V,内阻为1.5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0Ω,额定电流为1A)
电压表V(0-3V,内阻800Ω,0-15V,内阻4000Ω)
电流表A(0-0.6A,内阻2.2Ω;0-3A,内阻0.5Ω)
开关,导线若干.
(1)如果某次操作中两个电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50V,电流表的示数为0.30A;
(2)被测电阻R的阻值为6.1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分析 根据图示电表确定电表量程与分度值,读出电表示数,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灯泡阻值.

解答 解:(1)由图示电压表可知,电压表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是2.50V;电流表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是0.30A,
(2)由于采用内接法测量,则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和电流表的总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得:
U=(RA+R)I
解得:R=$\frac{2.50}{0.30}-2.2$=6.1Ω
故答案为:(1)2.50;0.30;(2)6.1

点评 对电表读数时,要先确定电表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从地面上以初速度2v0竖直上抛物体A,相隔时间△t后再以初速度v0从同一地点竖直上抛物体B,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B可能在物体A上升过程中相遇
B.物体A、B只能在物体A下降过程中相遇
C.要使物体A、B相遇需要满足条件△t<$\frac{2{v}_{0}}{g}$
D.要使物体A、B相遇需要满足条件△t>$\frac{4{v}_{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当相互作用的两物体都处于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
B.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也可能是弹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相互平衡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产生或消失总是同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半径为a的圆形区域,其圆心O′的坐标为(2a,0),与x轴交点为M、N,该区域内无磁场;在y轴和直线x=3a之间的其他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y轴上,某点以与y轴正向的夹角为60°方向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粒子不经过圆形区域就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frac{2qBa}{m}$
B.若粒子不经过圆形区域就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frac{3qBa}{m}$
C.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frac{πm}{3qB}$,且粒子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frac{3qBa}{2m}$
D.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frac{πm}{3qB}$,且粒子能到达N点,则粒子的初速度大小为$\frac{\sqrt{3}qBa}{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水平拉力F作用后产生的加速度为a,物体受到摩擦力为f=$\frac{F}{2}$.如果把拉力改为1.5F,则有(  )
A.加速度等于2a  摩擦力仍为fB.加速度大于2a摩擦力变为1.5f
C.加速度等于1.5a摩擦力仍为fD.加速度大于1.5a摩擦力变为1.5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导致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
B.可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射出荧光来设计防伪措施
C.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都能在电场或磁场中发生偏转
D.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
E.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的做法中正确的是C
A.测量摆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间的细线的长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到达最大振幅位置开始计时,摆球完成50次全振动时,及时截止,然后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C.要保证单摆自始自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单摆振动时,应注意使它的偏角开始时不能小于10°;
(2)如表是另一同学在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摆长L(m)0.50.60.81.1
周期平方T2(s22.22.43.24.8
①利用上述数据,在坐标图中描出L-T2图象
②利用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为g=9.86m/s2
(3)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不计摆球的半径.具体作法如下:第一次量得悬线长L1,测得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L2,测得振动周期为T2,由此可推得重力加速度为g=$\frac{{4{π^2}({L_1}-{L_2})}}{T_1^2-T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虚线是一个圆,一小磁针位于圆心,且与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现使一个带负电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周高速旋转,则(  )
A.小磁针的N极向纸面里转B.小磁针的N极向纸面外转
C.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左摆动D.小磁针在纸面内向右摆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B.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D.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