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AB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3)下面是该实验中的两个实验步骤: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中是没有记录两拉力的方向.B中是没有说明把结点拉到O点.
(4)如图甲是某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示意图,F 和F′中F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5)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的关系正确的有BC
A.F1=4N     B.F=12N      C.θ1=45°    D.θ1<θ2

分析 (1)该实验的原理是用一个弹簧秤拉力和两个弹簧秤拉力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等效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2)根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即可;
(3)本实验是要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在理解实验的原理基础上,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尤其是理解本实验的“等效”思想.(4)明确“实验值”和“实际值”的区别;
(5)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从而确定合力的大小和分力与合力的夹角.

解答 解:(1)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是指通过实验得到值,即用一个弹簧拉绳套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实际值)是指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的值,故F′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其方向一定沿AO方向.
实验中两次要求效果相同,故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A、本实验中我们只需使两个力的效果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即可,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有利于记录绳子的方向.故A正确;
B、为保证拉力的方向为在纸面上画出的方向,弹簧秤一定要与木板平行;故B正确;
C、实验中,不需要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故C错误;
D、F1、F2方向间夹角大并不能减小误差,实验不需要F1、F2方向间的夹角非常大,故D错误.
故选:AB
(3)A.用两根弹簧秤互成角度沿细线的方向同时拉细绳套,记录此时两弹簧秤的示数F1、F2和结点O的位置.还需要记下两弹簧秤拉力方向;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至O位置,而不是使橡皮筋伸长相同的长度,再记录此时弹簧秤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4)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是指通过实验得到值,即用一个弹簧拉绳套时测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实际值)是指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的值,故F′是力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其方向一定沿AO方向.
(5)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两个力的合力,如图.从图上可知,F1=$4\sqrt{2}$N,合力F=12N.根据几何关系知F1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45°.从图上可知,θ1>θ2.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1)B;    (2)AB; (3)没有记录两拉力的方向;没有说明把结点拉到O点; (4)F;   (5)BC

点评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力学中的重点实验,应明确实验的原理、数据处理方法及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袋上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那么,

(1)纸带的左(“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
(2)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EP=0.49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0.48J.(g取9.8m/s2
(3)通过计算,数值上△EP>△Ek(填“>”“=”“<”),这是因为纸带和重物运动过程中受阻力.
(4)如果以$\frac{1}{2}$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D,其斜率
等于g的数值.

(5)实验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物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实验桌上放着晶体二极管、电容器、电阻各一只,性能均正常,外表十分相似.现用多用电表的某个档,分别测它们的正反电阻(以R1和R2表示)加以鉴别.测甲元件时,R1=R2;测乙元件时,R1<<R2;测丙元件,正测时,开始指针有向右偏转,接着指针向左返回,最后停在电阻无穷大处,反测时依然开始指针有向右偏转,接着指针向左返回,最后停在电阻无穷大处.  则甲、乙、丙三个元件分别为:甲电阻乙二极管丙电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简易电动机原理图,一枚干电池竖直放置(正极朝上),电池的负极上吸有一块圆形的可以导电的小磁体,磁场分布已知,将一个小金属线圈套在电池上,线圈和电池构成闭合回路,通电线圈在磁场的作用下就会转动起来,从上向下附视,线圈的转动方向是(  )
A.顺时针方向B.逆时针方向
C.时而顺时针转动时而逆时针转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7.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1=0.05kg、m2=0.15kg,则(g取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
C.先释放m2,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E.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计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和增加的动能
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BC(填选项对应的字母).
(2)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2.4m/s.
(3)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0.58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0.60J,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4)若某同学作出$\frac{{v}^{2}}{2}$-h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计算出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9.7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为测量金属丝电阻率连接的实物图.图中ab间接的是待测金属丝,P为可移动的线夹,R0为定值电阻.

(1)在图2方框中画七实物连接对应的电路图;
(2)电路中的电阻R0的作用是起保护电路的作用,能防止电路中出现短路;
(3)闭合开关后,调节P的位置,记录段的长度x及对应的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记录在表格内,并求出$\frac{U}{I}$的值.以$\frac{U}{I}$为纵轴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对测得的数据进行描点,作出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到图线与纵轴交点的截距为2.0,图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流表的内电阻,图线的斜率为10;如果测得金属丝的直径为0.40mm,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为1.2×10-4Ω•m.(保留2位有效数字,π取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由均匀的电阻丝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导体框,垂直匀强磁场放置,将AB两点接入电压恒定的电源两端,通电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为1.2N,若将ACB边移走,则余下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
A.0.6NB.0.8NC.1.2ND.1.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放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内.若在此空间加上平行轨道平面的匀强电场,平衡时小球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60°角,重力加速度为g,则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  )
A.$\frac{mg}{2q}$B.$\frac{mg}{q}$C.$\frac{2mg}{q}$D.$\frac{\sqrt{3}mg}{2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两根等长光滑金属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倾角为θ,一个圆筒从金属杆的上部以初速度v0滑下;若保持两金属杆倾角不变,将两金属杆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圆筒放在两金属杆上部同一位置以初速度v0滑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圆筒受到弹力作用,该弹力是圆筒发生形变引起的
B.将两金属杆间的距离减小后,圆筒下滑的时间变短
C.将两金属杆间的距离减小后,两金属杆对圆筒的支持力的合力变小
D.圆筒越长,圆筒下滑到下部BD处时的速度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