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某小型实验水电站输出功率是25kW,输电线总电阻为8Ω.
(1)若采用500V输电,求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
(2)若改用5000V高压输电,用户端利用n1:n2=22:1的变压器降压,求用户得到的电压.

分析 (1)根据I=$\frac{P}{U}$求输电线电流,根据${P}_{损}^{\;}={I}_{\;}^{2}R$求损耗功率;
(2)根据I=$\frac{P}{U}$求输电线电流,再求出损失电压,得到降压变压器输入端电压,根据变压比规律求出用户得到的电压;

解答 解:(1)输电线电流${I}_{1}^{\;}=\frac{P}{{U}_{1}^{\;}}=\frac{25×1{0}_{\;}^{3}}{500}=50A$
损耗的功率${P}_{损}^{\;}={I}_{1}^{2}{R}_{线}^{\;}=5{0}_{\;}^{2}×8=20KW$
(2)输电线电流${I}_{2}^{\;}=\frac{P}{{U}_{2}^{\;}}=\frac{25×1{0}_{\;}^{3}}{5000}=5A$
损失电压${U}_{损}^{\;}={I}_{2}^{\;}{R}_{线}^{\;}={5}_{\;}^{2}×8=200V$
降压变压器输入端电压${U}_{1}^{\;}=5000-200=4800V$
根据$\frac{{U}_{1}^{\;}}{{U}_{2}^{\;}}=\frac{{n}_{1}^{\;}}{{n}_{2}^{\;}}$,得
$\frac{4800}{{U}_{2}^{\;}}=\frac{22}{1}$
解得:${U}_{2}^{\;}=218V$
答:(1)若采用500V输电,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20KW.
(2)若改用5000V高压输电,用户端利用n1:n2=22:1的变压器降压,用户得到的电压28V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输送功率、输送电压和电流的关系,以及知道输出电压等于电压损失和降压变压器输入电压之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B.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C.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悬挂于小车的车厢顶部,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加速运动,小球与车厢相对静止,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轻绳上的拉力大小为$\frac{mg}{cosθ}$,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ta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2012年11月,我国舰载机在航母上首降成功.设某一舰载机质量为m=2.5×104kg,着舰速度为v0=50m/s,着舰过程中航母静止不动.发动机的推力大小恒为F=1.2×105N,若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保持不变.
(1)若飞机着舰后,关闭发动机,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飞机将在甲板上以a0=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航母甲板至少多长才能保证飞机不滑到海里.
(2)为了让飞机在有限长度的跑道上停下来,甲板上设置了拦阻索让飞机减速,同时考虑到飞机尾钩挂索失败需要复飞的情况,飞机着舰时并不关闭发动机.若飞机着舰后就钩住拦阻索,图示为飞机钩住拦阻索后某时刻的情景,此时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a1=38m/s2,速度为40m/s,拦阻索夹角θ=106°两滑轮间距40m,(sin53°=0.8,cos53°=0.6)
a.求此时拦阻索承受的张力大小.
b.飞机从着舰到图示时刻,拦阻索对飞机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若采用由重物提供牵引力的方案,装置如图1所示.提供的器材有:A、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 D、交流电源; E、电池;F、纸带;G、细线、砝码、小车、砝码盘;H、一带滑轮的长木板;I、垫块;J、毫米刻度尺.本实验中
(1)测量长度用J,测量质量用B,记时的仪器是A.(填所用器材的字母代号)
(2)同学们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四个图象,根据理论分析,其中可能正确的是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如图为接在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1、2、4、5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其中第1、2计数点间距x1,第4、5计数点间距x2.由图数据可求得:(除(4)外均选用x1、x2、f中的量表示)

(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frac{({x}_{2}^{\;}-{x}_{1}^{\;}){f}_{\;}^{2}}{75}$;
(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为$\frac{2{x}_{1}^{\;}+{x}_{2}^{\;}}{3}$;
(3)打第2个计数点时该物体的速度为$\frac{(5{x}_{1}^{\;}+{x}_{2}^{\;})f}{30}$;
(4)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一般为f=50Hz,但由于某种干扰变为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短跑运动员在直线跑到上训练时,从静止开始加速,第1s、第2s、第3s、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m、4m、6m、8m.下列关于该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4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在第3s内和第4s内的平均速度都是7m/s
C.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一定是7m/s
D.前4s内该运动员可能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在水平桌面上放一重为GA=20N的物体A,它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使这个物体沿桌面匀速运动时,
(1)水平拉力应为多大?
(2)如果在A上加一个重为GB=10N的物体B,B与A间的摩擦系数为μ2=0.2,那么当A、B两物体一起沿桌面匀速运动时,对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大?此时B所受的摩擦力多大?
(3)如果拉力与水平面呈θ=53°角斜向上,那么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拉力应为多大?(sin53°=0.8,cos53°=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把面积一定的线圈放在磁场中,关于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则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最大
B.若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零,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也为零
C.在磁场中某处,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只与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和线圈的面积有关
D.在磁场中某处,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放置时,在该处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