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某同学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   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1)3.6 (2)D (3)改变弹簧测力计B的方向,减小重物的质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   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 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 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请回答下列有关此实验的问题:

(1)该同学在实验前准备了图9中所示的实验装置及下列辅助器材:

A.交流电源、导线      

B.天平(含配套砝码)      

C.秒表

D.刻度尺

E.细线、砂和小砂桶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填代号)。

(2)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其中一部分纸带上的点迹情况如图10甲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测得A点到BC点的距离分别为x1=5.99cm、x2=13.59cm,则在打下点迹B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          m/s;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在验证“质量一定,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10乙所示的a-F图象,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