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如图,斜劈ABC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斜劈上放一重为G的物块,物块和斜劈均处于静止状态.用一竖直向下且逐渐增大的力F作用于物块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劈对物块的支持力增大
B.物块所受的合力变大
C.当力F足够大时斜劈将沿水平地面向右滑动
D.斜劈ABC始终不受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分析 以物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斜劈对物块和摩擦力的弹力如何变化.物块静止在斜劈上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判断斜劈是否受摩擦力要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解答 解:设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物块为研究对象,未加F时物块静止在斜劈上,则有
Gsinθ≤μGcosθ,即有sinθ≤μcosθ.
当用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于物块上时,受力情况如图,
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G+F)sinθ
最大静摩擦力为fm=μ(G+F)cosθ
由于sinθ≤μcosθ,则(G+F)sinθ≤fm,所以当力F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物体不会运动,物块所受的合力为零,保持不变.故B错误.
A、B根据平衡条件得
N=(G+F)cosθ>Gcosθ,则斜劈对物块的支持力增大.故A正确;
以斜劈和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受重力、向下的力F、地面给的向上的支持力,力F再增大,但水平方向上没有分量,所以斜劈不会运动也没有运动趋势,所以也不会受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关键要根据沿斜面向下的外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判断物块能否运动.只有外力大于静摩擦力时物块才能向下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秤的上端用手捏住不动,弹簧秤的下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秤的读数比电梯静止时大了,这一现象表明(  )
A.电梯一定是在下降B.电梯可能是在上升
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向上D.乘客一定处在超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I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
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I、II两个物体在t2时刻刚好相遇
D.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frac{{v}_{1}+{v}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甲所示,在竖直向上的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单匝金属环形线圈,线圈所围面积为0.1m2,线圈电阻为1Ω,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从上往下看顺时针方向为线圈中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则(  )
A.0~5 s内i的最大值为0.1 AB.第4 s末i的方向为负方向
C.第3 s内线圈的发热功率最大D.3~5 s内线圈有扩张的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物理”二字最早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同学们要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外,还要了解物理学家是如何发现物理规律的,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B.用质点来代替实际运动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C.笛卡尔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实验证实了,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1所示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C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水平放置,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D.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将砂桶挂上,撤去纸带,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C
A.M=200g,m=10g、15g、20g、25g、30g、40g
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
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3)如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B点的速度为0.44m/s,小车的加速度a=0.42m/s2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串在一起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上部为弹簧Ⅰ下部为弹簧Ⅱ.
①某次测量放大后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16.00cm.
②在弹性限度内,将每个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12.5N/m(重力加速度g=10m/s2).由表中数据能(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钩码数1234
LA/cm15.7119.7123.7127.71
LB/cm29.9635.7641.5647.36
③若已知弹簧Ⅰ的上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由表中数据可以比较两弹簧的原长:LA0<LB0 (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一个运动的物体从某时刻开始,在第1s内的位移为1m,在第2s内的位移为2m,在第3s内的位移为3m,在第4s内的位移为4m,下面有关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这4s内一定做的是a=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C.物体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D.物体在这4s内可能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一个匝数为N=100匝的矩形线圈以固定转速50转/秒在匀强磁场中旋转,其产生的交流电通过一匝数比为n1:n2=10:1的变压器给阻值R=20Ω的电阻供电,已知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20V,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矩形线圈跟磁场垂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过矩形线圈平面的最大磁通量为 $\frac{1}{50π}$Wb
B.t=0.0025s时刻穿过矩形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 $\frac{1}{50π}$Wb
C.t=0时刻流过矩形线圈的电流不为零
D.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1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