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物体1的重力势能Ep1=3J,物体2的重力势能Ep2=-3J,则(  )
A.Ep1=Ep2B.Ep1>Ep2C.Ep1<Ep2D.无法判断

分析 重力势能表达式Ep=mgh中,h为物体相对零势能面的高度,因此重力势能大小和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

解答 解:物体1的重力势能Ep1=3J,表示其重力势能比零势能大3J,物体2的重力势能Ep2=-3J,表示其重力势能比零势能小3J,则物体1的重力势能比物体2的重力势能大,即Ep1>Ep2
故选:B.

点评 本题比较简单,直接考查了重力势能的计算,正确理解公式中物理量的含义是正确应用公式的前提,同时注意零势能面的选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人类一直梦想登上月球,将月球作为人类的第二个家园.现根据观测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2)月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
(1)摆球应采用直径较小,密度尽可能大的球,摆线长度要在1米以上,用细而不易断的尼龙线.
(2)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应小于5°
(3)要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摆线每经过此位置2次才完成一次全振动
(4)摆球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每次计时时间内,摆球完成全振动次数一般选为30~50次.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长的测量应在摆球自然下垂的状况下从悬点量至球心.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单摆,并用图示的L作为摆长,这样测得的g值将偏大.(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则地球质量为(  )
A.M=gR2B.M=$\frac{{g{R^2}}}{G}$C.M=$\frac{G}{g{R}^{2}}$D.M=$\frac{gR}{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额定功率为80kW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其最大速度可达20m/s,汽车的质量为2t.如果从静止开始功率一直保持恒定,运动中阻力不变,求:
(1)汽车所受的阻力.
(2)当汽车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上的半圆形固定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可看成质点)在A处压缩一轻质弹簧(物块与弹簧不粘连),把物块释放,在弹力的作用下获得一个向右的速度,当它经过B点(物块已经与弹簧分开)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通过半圆的最高点C,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vB以及此时物体对轨道的弹力大小;
(2)物体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vc以及此时物体对轨道的弹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一绝缘斜面上,平行导轨间距为L,两相同的金属导体棒a、b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导体棒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导体棒恰能静止在导轨上,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现用一平行于导轨的恒力F作用在a的中点,使其向上运动.a运动过程中b始终保持静止,a达到最大速度时,b刚要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等于4mgsinθ
B.刚拉动a时,a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sinθ
C.a匀速运动的速度等于$\frac{4mgRsinθ}{{B}^{2}{L}^{2}}$
D.a匀速运动后拉力F的功率等于重力的功率与两导体棒的电阻发热功率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质量均为m的滑块A、B紧靠着一起从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它们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且μ1>μ2.在此过程中,物块B对A的压力为(  )
A.$\frac{({μ}_{1}-{μ}_{2})mgcosθ}{2}$B.(μ12)mgcosθC.mgsinθ-μ1mgcosθ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一半圆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O为圆心,AD为直径,C为半圆弧的中点,B为AC弧的中点,现将两个比荷相同带正电粒子分别从A、B两点沿垂直于OC的方向射入磁场中,结果两粒子均从C点离开磁场,设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t2,它们射入磁场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B.t1<t2C.v1>v2D.v1=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