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一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24小时,A、C两点分别为轨道上的远地点和近地点,B为椭圆短轴和轨道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从A运动到B和从B运动到C的时间相等
B.卫星运动轨道上A、C间的距离和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直径相等
C.卫星在A点的机械能比经过C点时机械能小
D.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

分析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分析卫星速度的变化,从而分析时间关系.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分析卫星运动轨道上A、C间的距离和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直径关系.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关系.

解答 解: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卫星从从A运动到B,再从B运动到C,速度不断增大,所以卫星从A运动到B比从B运动到C的时间长,故A错误.
B、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frac{{a}_{\;}^{3}}{{T}_{\;}^{2}}$=k,该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相等,则该卫星轨道的半长轴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相等,则卫星运动轨道上A、C间的距离和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直径相等.故B正确.
C、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所以卫星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经过C点的机械能,故C错误;
D、A点到地心的距离大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半径,由G$\frac{Mm}{{r}_{\;}^{2}}$=ma得 a=$\frac{GM}{{r}_{\;}^{2}}$,知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小,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掌握开普勒第二、第三定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理解并掌握变轨原理,从而分析椭圆轨道上与圆轨道上卫星速度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金属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水平平台上的A点,金属块与平台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5.现施加一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大小为F=20N的拉力,作用2s后撤去,物体继续在平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cos37°=0.8,sin37°=0.6,g=10m/s2)求: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物体运动的总位移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C.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恒力
D.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可以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是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从图中可知AB段的加速度为-0.5m/s2,在0~9s内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为17.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S=25m处,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0s时两车速度相等B.t=10s时两车相遇
C.若S>25m,甲乙两车能相遇两次D.若S<25m,甲乙两车能相遇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而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x与t的单位分别是m与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3s内位移为30m
B.物体在任1s的初速度都比前1s的末速度大4m/s
C.物体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D.物体在任1s的末速度都比前1s的初速度大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有关静电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高压带电工人穿戴的工作服选用含金属的材料制作是为了静电屏蔽
B.飞机上装有拖地线,油罐车后面拖条铁链都是把静电导入大地
C.野外高压线的上方还有两条导线,它们与大地相连,是为了把高压线屏蔽起来免遭雷击
D.燃气灶上的电子点火器电极做成了针尖状,是利用了静电屏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 A、B、C、D、E是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距离如图所示. 该同学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frac{{L}_{4}-2{L}_{2}}{4{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两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弹簧相连.从左边用水平力F1拉动M,使它们产生一个共同的加速度a,这时弹簧伸长量为L1;从右边用水平力F2拉动m,使它们也产生一个共同的加速度a,这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2.两物体的质量为M>m,则(  )
A.L1>L2B.L1<L2C.F1=F2D.F1<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