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
B. | 波尔建立了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各种原子发光现象 | |
C. |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
D. | 运动的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其速度越大物质波的波长越小 |
分析 由于观察到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光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理论似乎已经完美了,但是赫兹发现的光电效应却无法用波动说进行解释,光电效应现象再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建立了量子理论,在研究原子结构时,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波尔引入了量子理论,建立了氢原子的能级图,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波尔理论同样存在着局限性;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受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之后发现的电子衍射现象证明了宏观物质同样存在波动性.
解答 解:A、光电效应现象和康普顿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正确;
B、普朗克建立的量子理论,波尔将量子理论引入原子结构中建立了氢原子的能级图,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但没有成功解释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B错误;
C、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没有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错误;
D、根据德布罗意的理论,运动的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其速度越大,动量越大,由$λ=\frac{h}{p}$可知物质波的波长越短,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物理中的多个知识点涉及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光电效应;都是记忆性的知识点,要加强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闭合的瞬时,A、B同时发光,且一样亮 | |
B. | S闭合的瞬时,B发光,A逐渐变亮 | |
C. | 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再断开,A、B立即熄灭 | |
D. | S闭合足够长时间后再断开,B闪亮一下再熄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n1:n2 | |
B. | 只使Q向上滑动,灯泡变暗 | |
C. | 只加强光照,电流表读数增大 | |
D. | 只加强光照,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断开开关s后,将A、B两极板分开些 | |
B. | 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分开些 | |
C. | 保持开关s闭合,将A、B两极板靠近些 | |
D. | 保持开关s闭合,将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右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 |
B. | 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 |
C. | 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 |
D. | 参考系必须选静止不动的物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波源的振动周期为0.4s | B. | 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向上 | ||
C. | 波传播到N时,N先向下振动 | D. | M与N的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 ||
E. | M与N的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v1≥0,v2≥$\sqrt{gL}$ | B. | v1≥$\sqrt{gL}$,v2≥0 | C. | 0≤v1≤$\sqrt{gL}$,v2≥0 | D. | v1=v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