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汤姆逊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首次发现了电子和质子的存在
B.玻尔提出了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核是可以再分的
D.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

分析 本题应根据原子物理学史进行分析选择;了解近代物理学中的飞速发展,明确相应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

解答 解: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玻尔在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基础上,引力量子理论,提出了玻尔原子模型,并没有彻底否定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
C、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并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故C错误;
D、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物理学史,可按照年代、历史背景、物理学进程进行记忆,注意准确,不能张冠李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U型金属导轨,间距为L,上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处在方向水平且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与劲度系数为k的固定轻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初始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其伸长量为x1=$\frac{mg}{k}$,此时导体棒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0.在沿导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时刻导体棒加速度的大小a=2g+$\frac{{B}^{2}{L}^{2}{v}_{0}}{m(R+r)}$
B.初始时刻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frac{{B}^{2}{L}^{2}{v}_{0}}{R}$
C.导体棒往复运动,最终将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D.导体棒开始运动直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frac{1}{2}$mv02+$\frac{2{m}^{2}{g}^{2}}{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物体B沿水平桌面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经跨过定滑轮的细绳拉动物体A沿竖直固定杆上滑,已知B与定滑轮之间的细绳始终水平,当A与定滑轮之间的细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物体A的运动速度为(  )
A.vcosθB.$\frac{v}{tanθ}$C.vsinθD.$\frac{v}{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球m1以速度v碰撞静止球m2,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一定为v
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最大初动能越大
C.丙图中,射线甲由电子组成,射线乙为电磁波,射线丙由α粒子组成
D.丁图所示的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鹰,以速率v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空气对鹰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A.m$\sqrt{{g}^{2}+\frac{{v}^{2}}{{R}^{2}}}$B.m$\sqrt{\frac{{v}^{4}}{{R}^{2}}-{g}^{2}}$C.m$\frac{{v}^{2}}{R}$D.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水平地面上方高h=5m处以v0=5m/s的初速度平抛一小球,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m/s2.则(  )
A.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为5m
B.小球的飞行时间为2s
C.小球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10m/s
D.小球落地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图甲中器材进行实验,正确地完成实验操作后,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实验数据处理中,某同学取A、B两点来验证实验.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g取9.8m/s2,图中测量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项目x1/cmA点瞬时速度/(m•s-1x2/cmB点瞬时速度/(m•s-1A、B两点间距离/cm
数据2.4012.0045.00
(1)观察纸带,可知连接重物的夹子夹在纸带的端左(选填“左”或“右”);
(2)通过计算可得vA=0.60m/s,vB=3.00m/s(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若重物和夹子的总质量为0.5kg,那么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2.21J,动能的增加量为2.16J(结果均保留二位小数);
(4)由(3)中计算出的结果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导轨与定值电阻R1和R2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整个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ab,质量为m,其电阻R0与定值电阻R1和R2的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使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v时,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此时(  )
A.电阻R1的发热功率为$\frac{Fv}{3}$
B.电阻R0的发热功率为$\frac{Fv}{3}$
C.整个装置因摩擦而产生的热功率为μmgv•cosθ
D.导体棒ab所受的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条水平虚线L1、L2之间是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正方形线圈abcd边长为L(d=2L),质量为m,电阻为R,将线圈在磁场上方高h处静止释放,cd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0,cd边刚离开磁场时速度也为v0,则线圈从开始下落到cd边离开磁场的过程中,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B.线圈克服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mgd
C.线圈进入磁场的时间和穿出磁场的时间相同
D.线圈离开磁场的速度满足关系式v0=$\frac{mgR}{{B}^{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