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规律万有引力定律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  )

A. 伽利略牛顿库仑和奥斯特

B. 牛顿安培洛伦兹和奥斯特

C. 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安培

D. 开普勒伽利略库仑和洛伦兹

【答案】A

【解析】

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规律、万有引力定律、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伽利略、牛顿、库仑和奥斯特;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中,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那么(  )

A. 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

B. 增大b光的强度可能使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

C. a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是由dc

D. 只增大a光的强度可使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7s后指针指示在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有关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B. 乙速度计直接读出的是汽车7s时的瞬时速率

C. 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5.7m/s2

D. 汽车运动的加速度约为1.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经加速电压U1加速后,在水平方向沿O1O2垂直进入偏转电场;已知形成偏转电场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长为L(不考虑电场边缘效应),两极板间距为dO1O2为两极板的中线,P是足够大的荧光屏,且屏与极板右边缘的距离也为L.求:

1)粒子进入偏转电场的速度v的大小;

2)若偏转电场两板间加恒定电压,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后正好打中屏上的A点,A点与极板M在同一水平线上,求偏转电场所加电压U2

3)若偏转电场两板间的电压按如图乙所示作周期性变化,要使电子经加速电场后在t=0时刻进入偏转电场后水平击中A点,试确定偏转电场电压U0以及周期T分别应该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物块质量为6 kg,斜面倾角为37°,动摩擦因数为0.5,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cos 37°=0.8,sin 37°=0.6,则F的可能值为

A.10 N B.20 N

C.0 N D.62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 在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减小

C. 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 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磁场的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感应强度较大的地方磁感线一定较稀疏

B. 沿磁感场线方向,磁感应强度一定越来越小

C. 磁感线一定与通电长直导线所受安培力垂直

D. 磁感线一定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评委为体操运动员刘璇的跑马动作评分,可将刘璇看做质点

B.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但现实中是存在的

C. 物理学中的质点跟几何学中的没有区别

D. 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的或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广泛应用于室内空调、电冰箱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是利用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工作的.在图甲中,电源的电动势E=9.0V,内电阻不可忽略,G为内阻不计的灵敏电流表,R0为保护电阻,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的R-t图象所示.则热敏电阻R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______kΩ;闭合电键S,当R的温度等于40℃时,电流表示数I1=2.25mA,则当电流表的示数I2=3.6mA时,热敏电阻R的温度是______摄氏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