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压表(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1)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将S2切换到b,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frac{{{U_2}-{U_1}}}{U_2}r$;
(2)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1=4.8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2所示的$\frac{1}{U}$-$\frac{1}{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1.43V,电阻R2=1.2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R1,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相应的$\frac{1}{U}$-$\frac{1}{R+{R}_{1}}$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这种做法与甲同学的做法比较,由于电压表测得的数据范围较小(选填“较大”、“较小”或“相同”),所以甲同学的做法更恰当些.

分析 ①利用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及步骤的提示,同时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出实验的步骤;
②再由原理可得出实验中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公式,结合图象可求得电动势和内电阻.
③两位同学的实验中的主要区别在于甲中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而乙中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因R1阻值不变,则滑动变阻器对电压表的调节作用减弱,电压表变化范围减小.

解答 解:①由题意可知,本实验中没有给出电流表,故应是电压表与电阻箱求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应充分利用电阻值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得出表达式;为了多测数据,应再将S2切换到b;
由欧姆定律可知:
U2=I(R+R1
U1=IR
而电路电流相等,联立解得:
R1=$\frac{{U}_{2}-{U}_{1}}{{U}_{2}}R$;
②根据E=U+$\frac{U}{R}$(R1+R2),有$\frac{1}{U}$=$\frac{1}{E}$+$\frac{1}{R}$$\frac{{R}_{1}+{R}_{2}}{E}$,
比照直线方程y=kx+b,有截距$\frac{1}{E}$=b=0.7,
所以,E=1.43($\frac{10}{7}$);
斜率k=$\frac{2.8-0.7}{0.5}$=4.2,
又k=$\frac{{R}_{1}+{R}_{2}}{E}$,已测出R1=4.8Ω,求得R2=1.2Ω
③若开关打在b处,则电压表测量的为电阻箱与R1两端的电压,因定值电阻的分压作用,使电压表测量范围减小,故实验中误差较多,故应选择甲同学的做法;
故答案为:
①$\frac{{U}_{2}-{U}_{1}}{{U}_{2}}r$;②1.43;1.2;③较小; 甲

点评 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本题的R2相当于内电阻)并用图象进行数据处理求出结果;本方法可与伏安法类比简称伏阻法.也是实验中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学习了传感器后,大家开始动手探究压敏电阻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
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源E(3V,内阻约为1Ω)
B.电流表Al(0.6A,内阻r1=5Ω)
C.电流表A2(0.6A,内阻r2约为1Ω)
D.开关S,定值电阻R0
(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请判断甲是电流表Al(填“Al”或“A2”).

(2)实验中发现测得甲、乙的读数分别为I1和I2,则压敏电阻此时的阻值为$\frac{{{I_1}{r_1}}}{{{I_2}-{I_1}}}$(用字母表示).
(3)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得到压敏电阻随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Rx的阻值随力F的大小变化的关系式为Rx=16-2F.
(4)定值电阻R0的阻值应该选B.
A.1Ω             B.5Ω            C.10Ω            D.2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绝缘小物块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其中B带正电Q,A不 带电,它们一起沿绝缘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现突然使B不带电,A带上正Q的电荷量,则A、B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一起匀速运动B.-起加速运动C.A匀速,B加速D.A加速,B匀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m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2kg的小球A.半径R=0.3m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在P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也为m=2kg的小球B.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两小球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现给小球A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50N.(取g=10m/s2)则(  )
A.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时力F 做功为20J
B.小球B运动到C处时的速度大小为0
C.小球B被拉到与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时,sin∠OPB=$\frac{3}{4}$
D.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时小球B的机械能增加了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kg的质点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t=1s时,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B.在3~7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11m
C.在t=5s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在4~6s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衍射现象
B.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C.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D.可以通过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得出: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点时立即撤去拉力F.此后,物体到达C点时速度为零.每隔0.2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t/s0.00.20.42.22.4
v/m•s-10.01.02.03.31.3
(1)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及恒力F的大小;
(2)t=1.5s时物体的瞬时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分别与小木块、木板连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小木块静止,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木板上,在将小木块拉向木板左端的过程中,拉力做功至少为(  )
A.2μmgLB.$\frac{1}{2}$μmgLC.μ(M+m)gLD.μ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首先通过逻辑推理证明,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用自由落体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D.伽利略用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验证了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