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如图甲所示,在正方形线框中有一垂直于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按照如图乙所示的正弦曲线规律变化.规定垂直纸面向里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frac{T}{2}$时刻,线框中电流方向发生变化
B.0<t<$\frac{T}{4}$时间内线框中电流越来越大
C.$\frac{T}{4}$<t<$\frac{T}{2}$时间内线框中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D.$\frac{3T}{4}$<t<T时间内线框中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分析 由右图可知B的变化,则可得出磁通量的变化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电流的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电动势,即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A、图象的斜率可以表示磁通量的变化快慢和方向,由图可知,在$\frac{T}{2}$时刻,由右图可知,图象的斜率方向不变,故产生的电流方向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0<t<$\frac{T}{4}$时间内,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图象斜率越来越小,则可知,线框中电流越来越小,故B错误;
C、$\frac{T}{4}$<t<$\frac{T}{2}$时间内线框中磁通量向里减小,则由楞次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故C正确;
D、$\frac{3T}{4}$<t<T时间内,磁场向外减小,则由楞次定律可知,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B-t图的含义,由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分析磁通量的变化,才能准确的利用楞次定律进行判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正方形软导线回路,较强的匀强磁场垂直桌面.由于磁场发生了变化,软导线回路逐渐由正方形变为圆形,则磁场的情况可能是(  )
A.方向向下并逐渐减弱B.方向向上并逐渐减弱
C.方向向下并逐渐增强D.方向向上并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在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40Hz,则该计时器打下的相邻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5s.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A.另选连续的3个点B、C、D作为测量得点.每两个测量点之间还有3个实际打出的点未画出,如图所示,图中所标出数据是测量点到A点的距离(单位:cm),由此可以计算落体的加速度为9.6m/s2,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为4.8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同学将一个电源分别跟R1和R2串联进行实验,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电流变化关系和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定值电阻R1=3Ω,R2=0.75ΩB.电源电动势E=9V,内阻r=1Ω
C.接R1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2WD.接R2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1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小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处于完全失重的物体不具存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甲是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根据F-t图象能计算出来的物理量有(  )
A.运动员的质量
B.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率
C.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
D.运动员重心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质量为m=2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现给物体施加F=100N的拉力,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当拉力水平向右时,物体所受摩擦力Ff1的大小:
(2)当拉力与水平方向成370角斜向右上方时,物体所受摩擦力Ff2的大小(sin37°=0.6.cos37°=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半径为r的圆环垂直于磁场,把圆环的一半置于匀强磁场中,则穿过圆环的磁通量为(  )
A.2πBrB.πBrC.πBr2D.$\frac{1}{2}$π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根据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②线圈,⑤振针,⑥限位孔,⑨纸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