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物体受外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形变完全消失

B.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

C. 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

D. 一切物体受外力作用都要发生形变,外力撤去,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

【答案】D

【解析】

:选D.一切物体受外力作用都要发生形变,若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外力撤去后形变能完全消失,若发生非弹性形变,外力撤去后,形变就不能完全消失,故只有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为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图象,图乙所示为x4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

A.这列波的波速是2ms

B.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正方向

Ct3.5sP点的位移为0.2m

D.从t0时刻开始计时,P点的振动方程为y0.2sinπtπm

E.从t0时刻开始计时,P点的振动方程为y0.2sinπt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电磁场理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

B. 静止的电荷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磁场

C. 稳定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

D.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互相激发,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电磁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所举的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

A. 小菲参加100 m比赛的成绩是20 s,比赛中的速度为5 m/s

B. 子弹飞离枪口时的速度为900 m/s

C.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20 m/s

D. 台风中心以21 km/h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副线圈接有小灯泡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 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0.02s时刻线圈中磁通量最大

B. 0.015s时刻电压表示数为0

C. 小灯泡两端电压为5V

D. 增大线圈的转动速度,小灯泡的亮度会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的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细绳无弹性,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A的质量增大一些, 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将增大

B. 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可能不变

C. 物体B所受支持力保持不变

D. 图中θ一定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CD区域中存在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BC边距地面高度正方形绝缘线圈MNPQ竖直放置,质量为m,边长为L,总电阻为RPQ边与地面动摩擦因数为μ,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作直线运动通过磁场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沿QMNP

B. 线圈MN边完全处于磁场中运动时,MQ两点间电势差为0

C. 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圈导线某截面的电量为

D. 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若,则线圈将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方ABCD区域存在互相垂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1×106N/C,方向竖直向上,AD距离为2mCD高度为1m,一厚度不计的绝缘长木板其右端距B2m,木板质量M=2kg,在木板右端放有一带电量q=+ 1×10-6C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其质量m=0.1kg,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4,现对长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12.4N,作用1s后撤去恒力,g10m/s2

(1)求前1s小铁块的加速度大小am,长木板加速度大小aM

(2)要使小铁块最终回到长木板上且不与长木板发生碰撞,求磁感强度B的最小值;

(3)在t=1s时再给长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满足(2)条件下,要使小铁块回到长木板时恰能相对长木板静止,求木板的最小长度(计算过程π取3.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金属逸出功将减小

B. 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C. 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 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