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放着ABC三个物体,质量分别为2mmm,离转轴的距离分别为RR2R,与转台间的摩擦因数相同,转台旋转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三个物体均未滑动,A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B. 若三个物体均未滑动,B物体受的摩擦力最大

C. 转速增加,C物先滑动

D. 转速增加,A物比B物先滑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三物都未滑动时,角速度相同,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ω2r,知a∝r,故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故A错误;

B、三个物体的角速度相同,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mω2r,即fA=2mω2RfB=mω2RfC=mω22R=2mω2R.所以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最小.故B错误;

C、三个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fAm=2μmgfBm=μmgfCm=μmg.可见转台转速加快时,角速度ω增大,三个受到的静摩擦力都增大,三个物体中,物体C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值,最先滑动起来.故D错误,C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所示,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 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A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 B金属球A一定带正电

C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 D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 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C.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D. 放射性元素发生1次β衰变,原子序数增加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各种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B.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C. 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

D.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均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B、C穿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细线上,A与B紧靠在一起,C紧贴着绝缘地板,质量分别为MA=232kg,MB=020kg,MC=200kg,其中A不带电,B、C的带电量分别为qB =+40×10-5C,qC =+70×10-5C,且电量都保持不变,开始时三个物体均静止。现给物体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它由静止开始向上作加速度a=4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F变为恒力。已知g=10m/s2,静电力恒量k=9×109Nm2/c2,求:

1时间t;

2在时间t内,若B所受的电场力对B做的功W=172J,则力F做的功WF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如图1,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实验中,下面哪些测量工具是必需的?

A.天平 B.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2)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把第一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0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根据以上的数据,可知重物由0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J.(本题中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联系。”他意在说明

A. 古希腊创建了逻辑体系

B. 西方哲学思辨传统悠久

C. 逻辑学催生了近代科学

D.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质量为m的物体在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运动的加速度是0.9g,物体下落高度为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势能减小了0.9mgh

B. 重力势能减小了0.1mgh

C. 动能增大了0.9mgh

D. 动能增大了0.1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B是两根轻弹簧,原长都是L0=10cm,劲度系数分别为kA=500N/m、kB=400N/m,悬挂的a、b两物体重力分别为Ga=10N、Gb=20N.讨论哪一根弹簧放在下端,哪一个重物放在下端可以使两根弹簧的总长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