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用图象法计算电动势和内电阻时,先要描点,就是在U-I坐标系中描出与每组I、U值对应的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些点应当准确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即U-I图线应通过每个点
B.这些点应当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偶然误差不能避免,所以U-I图线不可能通过每一个点
C.不在U-I图线上的点应当大致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侧
D.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应当舍去

分析 解答本题应明确实验中的误差在所难免,故在作图时若发现误差较大的点,一定要注意舍去.

解答 解:因在实验中读数误差不能避免,而由公式可知,U-I图象应是直线,故不可能图线通过每一点; 若出现偏离太远的点应舍去;然后不在U-I图中的点应当大致均衡地分布在图线两侧;故BCD正确,A错误;
故选:BCD.

点评 本题考查作图的方法,通过图象分析数据为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只要在作图时注意以上内容即可正确作出图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ϕ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0到x3电场的电势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
B.从0到x2电场强度方向保持不变
C.从x1到x3电场强度方向保持不变
D.若一带电粒子从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高h=1m的光滑弧形轨道A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并进入水平BC轨道,如图所示.已知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0.4,g=10m/s2求:
(1)物体滑至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物体最后停止在离B点多远的位置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先到达滑轮B.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
C.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D.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质量M=4kg,长L=0.56m的长木板左端静止着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6,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现在在物块上施加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认为最大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1)若F=8N,求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时间;
(2)要使物块与木板间保持相对静止,拉力F不能超过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是平衡位置为x=2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传播方向向右B.0~2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cm
C.0~2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D.当t=7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可能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物体一定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cosθ
D.物体对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B.科学家牛顿提出,太阳系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均为椭圆轨道
C.若仅已知月球半径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还可求出月球的平均密度
D.地球某卫星在某过渡轨道上运动时,其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始终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满载货物的甲车,质量为5t,速度为3.6km/h;空载的乙车,质量为400kg,速度为5m/s,同时刹车,若甲车受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15倍,乙车所受阻力为其重力的0.1倍,则甲车先停下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