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不带电的金属导体P与带正电的金属导体Q接触之后也带正电,原因是(  )
A.P有部分电子转移到Q上B.Q有部分电子转移到P上
C.P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Q上D.Q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P上

分析 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显中性,当物体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当物体得到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中性物体,带正电物体,带负电物体夺得电子的本领是:带正电物体夺得电子的本领大于中性的物体,中性物体夺得电子的本领大于带负电的物体.

解答 解:原来金属导体P不带电,对外显电中性,金属导体P与带正电的物体接触时,带正电物体夺得电子的本领大于不带电的金属球,带正电的物体夺得电子,故金属球P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应明确接触起电的本质,知道带正电的物体缺少电子,带负电的物体有多余的电子,明确物体带电是因为电子的得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4:1,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A与副线圈回路中的负载电阻B的阻值相等,a、b端加入交流电压U后,通过A、B两电阻电流之比IA:IB=1:4;a、b两端的电压和电阻B两端的电压之比为UA:UB=1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变化的电场一定能产生变化的磁场
C.电磁波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D.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由近及远地向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38m处有需要紧急停车的危险信号,司机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已知该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求从刹车开始经过5s时汽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此时是否已经进入危险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图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overline{a}$;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
(1)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frac{1}{2s}$[($\frac{d}{△{t}_{B}}$)2-($\frac{d}{△{t}_{A}}$)2].
(2)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overline{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frac{mg-(M+m)\overline{a}}{Mg}$.
(3)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选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mgR;
(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frac{mg{s}^{2}}{4h}$;
(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Ef=mgR-$\frac{mg{s}^{2}}{4h}$;
(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R}{L}$-$\frac{{s}^{2}}{4hL}$.
(2)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实验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
(ii)已知实验测得的u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或接缝B处不平滑.(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1=10m/s,B车在后,速度v2=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75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S=180m才能停下来.
(1)B车刹车时A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
(2)若相撞,求相撞用时多少?若不会相撞,求两车相距的最小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银是电阻率很小的导电体,假设银导线中50%的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
①求银导线中自由电子的数密度(即单位体积内银导线中自由电子的个数).
②一根直径为d=2.0mm的银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为I=0.40A,求银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计算时取银的密度ρ=1.0×104kg/m3,银的摩尔质量M=0.10kg/mol,阿伏加德罗常量NA=6.0×1023/mol,电子电荷量e=1.6×10-19C.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实际电流表G1的内阻r1的大小.按要求需测量尽量准确,且滑动变阻器调节方便.
提供可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电流表G1(0~5mA,内阻r1约300Ω)
B.电流表G2(0~10mA,内阻r2约100Ω)
C.定值电阻R1(300Ω)
D.定值电阻R2(10Ω)
E.滑动变阻器R3(0~1000Ω)
F.滑动变阻器R4(0~20Ω)
G.电源(一节干电池,1.5V)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在实验时同学们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在具体实验操作中漏接了一根导线,请在答题卡上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图中添上遗漏的导线.
(2)①请根据实物电路在图乙所示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其中:②定值电阻应选D;③滑动变阻器应选F(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序号).
(3)实验中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重复几次,得到几组数据,以I2为纵坐标,以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请根据图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为r1=(K-1)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