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D.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所有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E.按照玻尔的原子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

分析 汤姆孙发现电子,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或入射光的波长小于极限波长,可以发生光电效应;玻尔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发光现象;根据电子轨道半径的变化,结合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出电子动能的变化.

解答 解: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故B正确.
C、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知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即该光的波长太长,故C正确.
D、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不能解释所有原子的光谱现象,故D错误.
E、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根据$k\frac{{e}^{2}}{{r}^{2}}=m\frac{{v}^{2}}{r}$知,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故E正确.
故选:BCE.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核聚变、光电效应、能级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对于物理学史,各个物理学家的贡献,不能混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力R,引力常量为G,则关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v1=$\sqrt{\frac{GM}{R}}$
B.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v1=$\sqrt{\frac{2GM}{R}}$
C.它与近地圆轨道上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大小相同
D.它是使卫星进入地球圆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同学为了研究一个小灯泡的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的规律,用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则:
U/V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
I/A00.120.220.280.340.420.450.470.490.50

①当U=1.00V时对应的电流表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0.38A.
②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2kΩ)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为0.2Ω)
滑动变阻器(0-5Ω,1A)
电源、待测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请在图乙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③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④如果把这个小灯泡直接接在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2.5Ω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0.22W(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C.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电子
D.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光子散后波长变长
E.如果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这种金属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合外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改变量的关系”实验,将光电门固定在轨道上的B点,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细线拉力的大小可由拉力传感器测出,小车质量为M,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重物质量m进行多次实验,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g取10m/s2).

(1)完成该实验时,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2)在正确规范操作后,实验时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测出小车质量M,遮光条宽度d,挡光时间t及AB间的距离L,则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FL=$\frac{1}{2}M(\frac{d}{t})^{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光的粒子性的反应
B.光的偏振说明光是横波
C.光的折射说明光是纵波
D.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忽略其质量和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P点10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绳PC、QC的拉力大小,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的位置,每次将P到C点的距离增加5.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与绳长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由实验可知:
(1)图乙中表示绳PC上拉力大小变化的图线是Ⅱ.(选填“Ⅰ”或“Ⅱ”)
(2)当绳PC与QC上拉力相等时,P处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PC上的拉力TP=3.2N.已知D=0.8m,L=1.0m,该重物质量m=0.39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色光照射到一金属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该色光的照射强度时,从这一金属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氢原子光谱说明了氢原子辐射的光的频率是不连续的
C.一群从处于n=1的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n=4的激发态,一定是吸收了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α射线的电离本领比β射线的电离本领强
E.核力将核子束缚在核内,说明核力一定是吸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请按照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1甲、乙两图都是光的条纹形状示意图,其中干涉图样是甲.将光学元件放在图1丙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并用此装置测量红光的波长.已知该装置中双缝间距d=0.50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0.50m,在光屏上得到的干涉图样如图2甲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2乙所示,则其示数为111.15mm;在B位置时游标卡尺如图2丙所示.由以上所测数据可以得出形成此干涉图样的单色光的波长为6.4×10-7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