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来测定滑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a是滑块(可视为质点),b是可以固定于桌面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实验操作如下:
A.如图1,将滑槽固定于水平桌面的右端,滑槽的末端与桌面的右端M对齐,让滑块a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并测出桌面的高度MO为h,OP距离为x0
B.如图2,将滑槽沿桌面左移一段距离,测出滑槽的末端N与桌面的右端M的距离为L,让滑块a再次从滑槽上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P′点,测出OP′距离x.
C.改变L,重复上述步骤B,分别记录实验数据.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不需要(“需要”“不需要”)测量滑块的质量m.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X2-L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若图中纵截距为X02,横截距为L0,则可求出滑块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是μ=$\frac{{x}_{0}^{2}}{4h{L}_{0}}$
(3)若更换较光滑的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则滑块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测量结果将不变(“偏大”“偏小”“不变”).

分析 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测出滑块从桌面边缘飞出的速度大小,因此需要测量两次滑块平抛的水平方向位移和桌面高度.从N到M过程中利用动能定理或者运动学公式即可求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由该表达式判断是否需要测量质量.

解答 解:(1)滑块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设滑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0
竖直方向:h=$\frac{1}{2}$gt2
水平方向:x0=v0t,x=vt,
从N到M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μmgL=$\frac{1}{2}$mv2-$\frac{1}{2}$mv02
解得:x2=x02-4μhL,
该实验不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
(2)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x2=x02-4μhL,
x2-L图象的斜率绝对值:k=4μh=$\frac{{x}_{0}^{2}}{{L}_{0}}$,
动摩擦因数:μ=$\frac{{x}_{0}^{2}}{4h{L}_{0}}$;
(3)若更换较光滑的滑槽,滑块a到达桌面时的速度变大,当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不变,滑块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的测量结果不变.
故答案为:(1)不需要;(2)$\frac{{x}_{0}^{2}}{4h{L}_{0}}$;(3)不变.

点评 该实验有一定的创新性,其实很多复杂的实验其实验原理都是来自我们所学的基本规律,这点要在平时训练中去体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节能减排可以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假设公交车通过城市十字路口时允许的最大速度为10m/s.一辆公交车在距离十字路口50m的车站停留.乘客上下完后.司机看到红灯显示还有10s.为了节能减排.减少停车.降低能耗.公交车司机启动公交车.要使公交车尽快通过十字路口且不违章,则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象可能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m=2: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高2H处自由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B.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大小为$\sqrt{2gH}$
D.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有关等势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即跟场强的方向垂直
B.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两个不同的等势面永远不会相交
C.两个等势面间的电势差是相等的,但在非匀强电场中.两个等势面间的距离并不恒定,场强大的地方.两等势面间的距离小,场强小的地方,两个等势面间的距离大
D.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同学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通过改变钩码个数可以使小车以不同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某次实验中打下的如图乙的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但不小心把其中一段撕断,图丙中的哪一段可能是从图乙纸带中撕下的B;
(2)打图乙纸带时,小车经过计数点1的瞬时速度是0.427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2.44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汽车以45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1)若汽车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加速l0s后汽车的速度能达到多少?
(2)若汽车以0.6m/s2的加速度减速,则10s后的速度能到达多少?
(3)若汽车刹车以3m/s2加速度减速,则10S后速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李明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12甲所示.

(1)试在图甲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理想实验法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把橡皮筋拉到相同的长度,效果也是一样的
D.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3)图乙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张华(填学生的姓名)的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如刚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霞.已知AB问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若?<tanθ,则粮袋从A到B一定一直是做加速运动
B.粮袋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为g(sinθ-?cos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C.不论?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匀加速运动.且a>gsinθ
D.粮袋到达B端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1mA.内阻为500Ω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100V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表上(  )
A.串联一个99.5kΩ的电阻B.并联一个99.5k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9.5kΩ的电阻D.并联一个9.5kΩ的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