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可能比前1s末的速度小3m/s
D.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可能比前1s初的速度大6m/s

分析 依据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可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知在任意1s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3m/s.

解答 解:A、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根据v-v0=at知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若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根据v-v0=at知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小3m/s.故A错误,B错误;
C、物体在这1s末比前1s末大1s,所以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3 m/s,故C正确;
D、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多2s时间,故速度增加6m/s,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首先知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在任意1s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3m/s;其次要会判定时间和时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两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区I、Ⅲ,方向如图所示,两区域中间为宽为s的无磁场区Ⅱ,有一边长为L(L>s).电阻为R的均匀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置于区域I,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现拉着金属线框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则(  )
A.当ab边刚进入中央无磁场区域Ⅱ时,ab两点间电压为$\frac{3BLv}{4}$
B.ab边刚进入磁场区域Ⅲ时,通过ab边的电流大小为$\frac{2BLv}{R}$,方向a→b
C.把金属线框从区域I完全拉入区域Ⅲ的过程中,拉力所做功为$\frac{2{B}^{2}{L}^{2}v}{R}$(2L-s)
D.当cd边刚出区域I到刚进入区域Ⅲ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frac{{B}^{2}{L}^{2}v}{R}$(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电容式触摸屏的原理如图所示,E为电源,R为电阻,薄片P和Q为两金属基板,对着触摸屏按压后松手时,P动而Q可视为不动.在P、Q间距增大过程中(  )
A.P、Q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P上电荷量保持不变
C.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D.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B.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C.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D.加速度不变,速度一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汽车从制动到停下来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求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竖立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将一个金属球放在弹簧顶端(球与弹簧不连接),用力向下压球,使弹簧被压缩,并用细线把小球和地面拴牢(图甲).烧断细线后,发现球被弹起且脱离弹簧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图乙).那么该球从细线被烧断到刚脱离弹簧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刚脱离弹簧时动能最大
B.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球在最低点所受的弹力等于重力
D.在某一阶段内,小球的动能减小而小球的机械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场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公式E=$\frac{F}{{q}_{0}}$,这个位置的场强与检验电荷的电荷量q0成反比
B.根据公式E=$\frac{kQ}{{r}^{2}}$,这个位置的场强与检验电荷的电荷量q0成正比
C.公式E=$\frac{kQ}{{r}^{2}}$和E=$\frac{F}{{q}_{0}}$适用条件相同
D.电场强度是反映电场本身特性的物理量,与是否存在试探电荷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为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有一张白纸,一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白纸上的O点,另一端A拴两个细绳套.
(1)下面为实验的一些操作步骤:
A.比较F′和F大小、方向是否近似相同;
B.过P点用统一标度作出F、F1、F2的图示;
C.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拉A至某点P,在纸上标出P点,记下拉力F的方向和大小
D.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
E.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拉A至同样的位置P,在纸上记下两个力F1、F2的方向和大小.
这些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为③⑤②④①.
(2)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B.若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对实验结果有影响
C.记录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时应用铅笔沿细绳画直线
D.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P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问的夹角不能太小
(3)假如在上述实验步骤E中使其中一弹簧测力计拉力Fl的大小不变,逐渐增加F1与合力之间的夹角,且保证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为了使橡皮筋仍然伸长到P点.对另一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的大小和方向与原来相比,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B
A.F2一直变大,与合力方向的夹角一直增大
B.F2一直变大,与合力方向的夹角先变大后变小
C.F2一直变小,与合力方向的夹角一直减小
D.F2先减小后增大,与合力方向的夹角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利用力传感器和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他们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用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轨道上A、B两点各固定一个光电门传感器,用于测量小车通过A、B两点时的速度v1和v2,如图所示.在小车上增减砝码来改变小车质量,用不同的重物G来改变拉力的大小,摩擦力不计.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重物G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2)表格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Εk为动能变化量,F是拉力传感器的示数,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表中的△Ε3=0.600,W3=0.610(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M/kg(v22-v12)/m2s-2△Εk/JF/NW/J
10.5000.7600.1900.4000.200
20.5001.650.4130.8400.420
30.5002.40△Ε31.22W3
41.002.401.202.421.21
51.002.841.422.861.43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
②将小车停在点C,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除了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和力传感器测量拉力的数据以外,还应该记录的物理量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
③改变小车的质量或重物的质量,重复②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