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小球的竖直上抛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所示,弹射装罝将小球竖直向上弹出,先后通过光电门A、B,光电计时器测出小球上升过程中通过A和B的时间分别为△tA、△tB,用刻度尺测出光电门A、B间的距离为h,测出小球的直径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根据已测数据可求得小球经过A点的速率vA为$\frac{d}{△{t}_{A}}$; B点的速率vB为$\frac{d}{△{t}_{B}}$;(用题目给的符号表示)
(2)在误差范围内,若小球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题中给出的物理量d、△tA、△tB、g、h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为$gh=\frac{1}{2}[(\frac{d}{△{t}_{A}})^{2}-(\frac{d}{△{t}_{B}})^{2}]$.
(3)请指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可能原因:小球的直径偏大,A、B两光电门间的距离较短等(只须讲出其中一项).

分析 (1)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求出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
(2)根据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动能的减小量得出满足的关系式.
(3)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

解答 解:(1)根据极短时间内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A点的速率${v}_{A}=\frac{d}{△{t}_{A}}$,B点的速率${v}_{B}=\frac{d}{△{t}_{B}}$.
(2)若小球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动能的减小量,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mgh,动能的减小量为$\frac{1}{2}m{{v}_{A}}^{2}-\frac{1}{2}m{{v}_{B}}^{2}$=$\frac{1}{2}m[(\frac{d}{△{t}_{A}})^{2}-(\frac{d}{△{t}_{B}})^{2}]$,即满足的关系式为$gh=\frac{1}{2}[(\frac{d}{△{t}_{A}})^{2}-(\frac{d}{△{t}_{B}})^{2}]$.
(3)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可能原因有:小球的直径偏大,A、B两光电门间的距离较短等.
故答案为:(1)$\frac{d}{△{t}_{A}}$,$\frac{d}{△{t}_{B}}$,(2)$gh=\frac{1}{2}[(\frac{d}{△{t}_{A}})^{2}-(\frac{d}{△{t}_{B}})^{2}]$,(3)小球的直径偏大,A、B两光电门间的距离较短等.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本题抓住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和动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验证机械能守恒,知道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两个物体A和B可看做质点,均做匀速圆周运动,质量之比为2:1,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则它们的(  )
A..角速度之比2:1B.半径之比为6:1
C..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3D.向心力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半径为R,质量均匀分布的玻璃球,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束射入该玻璃球,当入射角θ等于60°时,其折射光束和出射光束如图所示.已知a光束第一次射出此玻璃球后的出射光束相对复合光束的偏转角也为60°,c为真空中的光速,则
(1)用同一装置分别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哪种光束的亮条纹间距大些?
(2)a光在玻璃中穿越的时间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一列简谐波沿x轴方向传播,在t=0时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10m/s.则t=0.ls时的波形图可能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同学做了“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BD.
A.电磁打点计时器接220V交流电源
B.重物的释放时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C.在释放纸带的同时立即接通电源
D.安装打点计时器时两限位孔应与纸带保持共面且在同一竖直线上
E.测量重物下落的高度必须从起始点算起
(2)为顺利完成本实验,下列几种测量工具必须用到的是B.
A.天平    B.刻度尺  C.弹簧秤    D.秒表
(3)若该同学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但该同学没有选用最先打出的几个点,他从纸带上的O点开始连续取了六个点,测得A、B、C、D、E到O点的距离h1、h2、h3、h4、h5,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物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打A点时重物的速度的大小为$\frac{{h}_{2}}{2T}$;从打A点到打D点的过程中,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为mg(h4-h1);增加的动能为$\frac{1}{2}m(\frac{{h}_{5}-{h}_{3}}{2T})^{2}-\frac{1}{2}m(\frac{{h}_{2}}{2T})^{2}$.(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4)若该同学按教甲图装置正确操作完成实验,如果考虑阻力的影响,表格内几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一组是C(填写表中字母序号);(表中数据均采用国际单位,“m”表示重物质量)

  功能的 增加量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A0.49m0.47m
B0.48m0.48m
C 0.46m0.48m
D0.32m0.47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一项是C(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    E.毫米刻度尺
(2)关于本实验的误差,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选择质量较小的重物,有利于减小误差
B.选择点击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有利于减小误差
C.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D.本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重物在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
(3)在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2.28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2.26J,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取g=9.8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现提供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交流低压电源、导线若干、纸带、带夹子的重物,天平、铁架台.
(1)还缺少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2)如图所示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五个点,O为起始点,假设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和x5(单位:m),打点计时器每间隔T(s)时间打一个点,重锤的质量为m(kg),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1)当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Ep=mgx4J.动能增量为△Ek=$\frac{m({x}_{5}-{x}_{3})^{2}}{8{T}^{2}}$J,若实验过程操作无误,则△Ep略大于△Ek(选填“等于”、“略大于”或“略小于”).

(3)若以重锤下落的高度和当地重力加速度的乘积gh为横坐标,以$\frac{{v}^{2}}{2}$为纵坐标,根据纸带上的一系列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对应下落距离h,则在图中的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锤下落过程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如图所示,是测量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带滑轮的物块相连.沙桶和力传感器通过绕在滑轮上的细绳相连,拉物块的细绳均保持水平状态.调整沙桶的质量,当放开沙桶时,使物块在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可以忽略)
(1)在某次测量中读出力传感器示数为F,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测得了物块的加速度为a,为进一步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需测量的有B.
A.木板的长度 B.物块的质量m  C.沙桶的质量m0 D.物块运动的时间t
(2)利用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frac{2F-ma}{mg}$.
(3)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该同学改变沙桶的质量,重复以上实验操作,得到多组数据,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做出a-F图象,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该直线的纵轴截距绝对值为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由图象可得动摩擦因数μ=$\frac{b}{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体积是地球的2.4倍.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若能观测到该行星的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所受的万有引力
B.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C.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等,可求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D.若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