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已知氢核(质子)的质量是1.67×10─27kg,电子的质量是9.1×10─31kg 距离为5.3×10─11m.试求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k=9×109  G=6.67×10-111e=1.6×10-19C)

分析 (1)应用库仑定律可以求出静电力;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求出电子受到的万有引力.

解答 解:质子与电子所带的电荷量都是:e=1.6×10-19C;
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力:F静电力=$\frac{k{e}^{2}}{{r}^{2}}=\frac{9×1{0}^{9}×(1.6×1{0}^{-19})^{2}}{{(5.3×1{0}^{-11})}^{2}}$=8.2×10-8N,
电子和质子间的万有引力:F万有引力=$\frac{G{m}_{1}{m}_{2}}{{r}^{2}}=\frac{6.67×1{0}^{-11}×1.67×1{0}^{-27}×9.1×1{0}^{-31}}{{(5.3×1{0}^{-11})}^{2}}$=3.6×10-47N.
答: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为8.2×10-8N,电子和质子间的万有引力为3.6×10-47N.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库仑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公式的直接应用,通过数据比较可知,静电力比万有引力大的多,所以电荷之间不考虑万有引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缝衍射中,缝越宽,衍射现象越明显
B.机场、车站等地进行安检时,一般用γ射线检查箱内的物品
C.狭义相对论认为: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D.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单摆周期应该从小球经过最低点处开始计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宇宙中存在由质量均为m的五颗星组成的五星系统,五星系统离其他恒星较远,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五星系统的引力作用,假设稳定的五星系统存在的构成形式是:四颗星稳定地分布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第五颗星位于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其余四颗星绕第五颗星座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引力常量为G).
(1)根据题目描述将五星系统的情景画出;
(2)设T1为星体运行的周期,求$\frac{{a}^{3}}{{{T}_{1}}^{2}}$=$(\frac{5\sqrt{2}+2}{2})\frac{Gm}{4{π}_{\;}^{2}}$(结果可保留根式)
(3)根据天文观测,在距离第五颗星约几百倍a的距离处,发现一颗小天体在以周期T2绕第五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已知数据确定该小天体距离第五颗星较为准确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评出的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于2013年1月19日揭晓,“神九”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和“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分别排在第一、第二.若地球半径为R,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引力常量为G.“蛟龙”下潜深度为d,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求:
(1)“天宫一号”绕地心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2)“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多少?
(3)设想地球的密度不变,自转周期不变,但地球球体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仅考虑地球和同步卫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则该“设想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与以前地球的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比值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探月工程三期飞行试验器于2014年10月24日2时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试验器飞抵距月球6万千米附近进入月球引力影响区,开始月球近旁转向飞行,最终进入距月球表面h(h=200km)的圆形工作轨道.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由题目条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为$\frac{3g}{4πGR}$
B.飞行试验器绕月球运行的周期为2π $\sqrt{\frac{R+h}{g}}$
C.在飞行试验器的工作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frac{R+h}{R}$)2g
D.飞行试验器在工作轨道上的绕行速度为$\sqrt{g(R+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库仑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大小
B.法拉第第一次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并且制成了发电机
C.机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其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波长比障碍物尺寸小或相差不多时,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据观测,某行星的自转周期仅为9h55min,其外围有一模糊不清的环.为了判断该环是连续物还是卫星群,测出了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的大小与该层至行星中心的距离R,以下判断:①若V与R成正比,则环是连续物;②若V与R成反比,则环是连续物;③若V2与R成反比,则环是卫星群; ④若V2与R成正比,则环是卫星群.正确的判断应该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将长为l的玻璃圆柱体沿轴剖开后得到一块半圆柱体,其截面的正视图如图所示,MNPQ为其底面(PQ图中未画出),MN为直径.已知半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玻璃的折射率n=$\sqrt{2}$.一束与MNPQ所在平面成45°且垂直于轴的平行光束射到半圆柱面上,经折射后,有部分光能从MNPQ面射出,忽略经多次反射到达MNPQ面的光线,求MNPQ透光部分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到M点的速度大小为x2$\sqrt{\frac{g}{2H}}$.(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多选)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BCD.(选填序号)
A.h的测量     B.H的测量     C.L的测量     D.x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