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巧妙地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特点,解决了粒子的加速问题.现在回旋加速器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医学设备中.某型号的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图乙为俯视图.回旋加速器的核心部分为两个D形盒,分别为D1、D2.D形盒装在真空容器里,整个装置放在巨大的电磁铁两极之间的强大磁场中,磁场可以认为是匀强磁场,且与D形盒底面垂直.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D形盒的半径为R,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设质子从粒子源A处进入加速电场的初速度不计.质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加速器接入一定频率的高频交变电源,加速电压为U.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作用.求:

(1)质子第一次经过狭缝被加速后进入D2盒时的速度大小v1和进入D2盒后运动的轨道半径r1
(2)质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所需的时间t;
(3)若两D形盒狭缝之间距离为d,d<<R,计算说明质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与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原因.

分析 (1)根据动能定理求出质子第一次经过狭缝被加速后进入D2盒时的速度大小,结合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出质子进入D2盒后运动的轨道半径r1
(2)根据D型盒的半径求出质子的最大速度,抓住质子每经过一圈加速两次,结合动能定理得出加速的次数,根据质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求出质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所需的时间t;
(3)根据加速的圈数求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出在电场中加速的时间,通过时间的比值分析判断.

解答 解:(1)根据动能定理可得:$Uq=\frac{1}{2}m{v_1}^2$,
解得${v_1}=\sqrt{\frac{2Uq}{m}}$,
由质子运动过程中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所以qv1B=m$\frac{{{v_1}^2}}{r_1}$,
解得:${r_1}=\frac{1}{B}\sqrt{\frac{2Um}{q}}$.
(2)设质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离开被加速了n圈,质子在出口处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nqU=\frac{1}{2}m{v^2}$,
由质子在出口处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恰为D形盒半径R,即$qvB=\frac{{m{v^2}}}{R}$,
则$R=\frac{mv}{qB}$,
由$T=\frac{2πr}{v}$,解得$T=\frac{2πm}{qB}$.
因为t=nT,解得$t=\frac{{πB{R^2}}}{2U}$.
(3)设质子在出口处速度为v,完成圆周运动n圈,被加速了2n次,则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每圈周期相同)为t,则$t=n.\frac{2πR}{v}$,
在电场中加速,有:$\frac{0+v}{2}{t}_{1}=2nd$,则加速的时间${t}_{1}=\frac{4nd}{v}$,
时间之比$\frac{t}{t_1}=\frac{πR}{2d}$.
因为R>>d,则t>>t1
可知质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答:(1)质子第一次经过狭缝被加速后进入D2盒时的速度大小为$\sqrt{\frac{2qU}{m}}$,进入D2盒后运动的轨道半径为$\frac{1}{B}\sqrt{\frac{2mU}{q}}$;
(2)质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出口处所需的时间t为$\frac{πB{R}^{2}}{2U}$;
(3)证明如上所示.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回旋加速器的原理,运用电场加速和磁场偏转,知道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与加速电场的变化周期相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成年人在正常状态下1分钟呼吸18次,每次吸入的空气约为500mL,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氧气的密度约为1.4kg/m3、摩尔质量为3.2×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取6.0×1023/mol.求一个成年人在一昼夜的时间内:
①吸入氧气的质量;
②吸入氧气的分子数.(上述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同学提出了仅运用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和一把米尺进行测量的方案.首先,他把钩码直接悬挂在这种棉线上,结果棉线没有断,而且没有发生明显伸长.然后该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得出了该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细线两端点A、B始终位于同一水平线).请你根据该同学已具有的上述器材,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B之间的长度2l1和绳子的长度2l2
(2)棉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的表达式是:F=$\frac{mg{l}_{1}}{2\sqrt{{{l}_{1}}^{2}-{{l}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不为零,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
B.若感应电流是由原电流变化而产生的,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与原电流的方向相反
C.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率大小成正比
D.当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速度越大,则感应电流强度也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为了确定一根轻弹簧压缩最短时储存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一端固定在一带有凹槽轨道的起点,并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如图所示,
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具有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在一带有凹槽轨道的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上,如图所示,用钢球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而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实验时:
(1)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①钢球的质量m;②桌面的高度h;③钢球落地点的水平位移s;
(2)计算弹簧最短时弹性势能的关系式是Ep=$\frac{mg{s}^{2}}{4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如图甲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下面一些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重物和夹子的质量
B.把打点计时器用铁夹固定在放到桌边的铁架台上,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竖直面内
C.把打点计时器接在交流电源上,电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D.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上端用手提着,下端夹上系住重物的夹子,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于静止状态
E.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释放纸带,再断开电源
F.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G.更换纸带,重新进行实验
(1)对于本实验,以上不必要的两个步骤是AF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为从适当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它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若重物的质量为0.5kg,当地重力加速度取g=9.8m/s2,由图乙所给的数据算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从O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0.86J;
②打B点时重物的动能为0.81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M,挡光片的挡光宽度为b,轻绳一端与A相连,另一端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m<M)的重物B相连.他的做法是:先用力拉住B,保持A、B静止,测出A的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然后由静止释放B,A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光电门可测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算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将其视为A下落h(h>>b)时的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1)在A从静止开始下落h的过程中,验证以A、B、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M-m)gh=\frac{1}{2}(M+m)(\frac{b}{t})^{2}$(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由于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与物体A下落h时的瞬时速度间存在一个差值△v,因而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
大于系统增加的动能(选填“大于”或“小于”);
(3)为减小上述△v对结果的影响,小明同学想到了以下一些做法,其中可行的是D
A.保持A下落的初始位置不变,测出多组t,算出多个平均速度然后取平均值
B.减小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
C.增大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D.适当减小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4)若采用本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所示,AOB为一边界为$\frac{1}{4}$圆弧的匀强磁场区域,圆弧半径为R,O点为圆心,D点为边界OB的中点,C点为AB边界上一点,且CD平行于AO.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垂直射入磁场(不计粒子重力),其中粒子1从A点正对圆心O射入,恰从B点射出,粒子2从C点沿CD射入,从某点离开磁场,则(  )
A.粒子2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等于R
B.粒子2一定不从B点射出磁场
C.粒子1与粒子2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之比为3:2
D.粒子1与粒子2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甲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P是离原点x1=2m的一个介质质点,Q是离原点x2=4m的一个介质质点,此时离原点x3=6m的介质质点刚刚要开始振动.图乙是该简谐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计时起点相同).由此可知 (  )
A.这列波的波长为λ=2mB.乙图可能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
C.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v=3m/sD.这列波的波源起振方向为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