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3-7所示,四根相同的轻质弹簧连着相同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不同的运动.(1)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在光滑斜面上做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3)做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4)做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四根弹簧伸长量分别为Δl1、Δl2、Δl3、Δl4,不计空气阻力,g为重力加速度,则(    )

图3-7

A.Δl1>Δl2                       B.Δl3=Δl4

C.Δl1>Δl4                       D.Δl2=Δl3

   

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在(1)情况下Δl1=mg/k,在(2)情况下Δl2=mgsinθ/k,则Δl1>Δl2,选项A正确.在(3)情况下Δl3=mg/k,在(4)情况下Δl4=2mg/k.

答案: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下面各图的读数分别为:图1
1.385
1.385
cm,图2
0.5615
0.5615
cm.

(2)某同学在应用打点计时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获取一根纸带如图3,但测量发现0、1两点距离远大于2mm,且0、1和1、2间有点漏打或没有显示出来,而其他所有打点都是清晰完整的,现在该同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2、3、4、5、6、7六个点到0点的长度hi(i=2.3.4…7),再分别计算得到3、4、5、6四个点的速度vi和vi2(i=3.4.5.6),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

①该同学求6号点速度的计算式是:v6=
h7-h5
2T
h7-h5
2T

②然后该同学将计算得到的四组(hi,vi2 )数据在v2-h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坐标点,将四个点连接起来得到如图4所示的直线,请你回答:接下来他是如何判断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的?(说明理由)
答: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从0点到任意i点有
1
2
m
v
2
i
=
1
2
m
v
2
0
+mghi
得到:
v
2
i
=
v
2
0
+2ghi
v
2
i
-hi
关系是一条直线斜率为2g,所以只要在直线上取相对较远两点,计算出斜率,与2g比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相等即可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从0点到任意i点有
1
2
m
v
2
i
=
1
2
m
v
2
0
+mghi
得到:
v
2
i
=
v
2
0
+2ghi
v
2
i
-hi
关系是一条直线斜率为2g,所以只要在直线上取相对较远两点,计算出斜率,与2g比较,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相等即可

(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6V,r约为1.5Ω).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8.5Ω,滑线变阻器R'(0~10Ω),开关S,导线若干.

①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5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接图.
③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
I1U2-I2U1
I1-I2
I1U2-I2U1
I1-I2
,r=
U2- U1
I1-I2
-R
U2- U1
I1-I2
-R
(用I1,I2,U1,U2及R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1)下面各图的读数分别为:图1______cm,图2______cm.

精英家教网

(2)某同学在应用打点计时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获取一根纸带如图3,但测量发现0、1两点距离远大于2mm,且0、1和1、2间有点漏打或没有显示出来,而其他所有打点都是清晰完整的,现在该同学用刻度尺分别量出2、3、4、5、6、7六个点到0点的长度hi(i=2.3.4…7),再分别计算得到3、4、5、6四个点的速度vi和vi2(i=3.4.5.6),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

精英家教网

①该同学求6号点速度的计算式是:v6=______
②然后该同学将计算得到的四组(hi,vi2 )数据在v2-h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坐标点,将四个点连接起来得到如图4所示的直线,请你回答:接下来他是如何判断重锤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的?(说明理由)
答:______
(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6V,r约为1.5Ω).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8.5Ω,滑线变阻器R'(0~10Ω),开关S,导线若干.

精英家教网

①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5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接图.
③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______,r=______(用I1,I2,U1,U2及R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