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甲、乙两物体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相同,则甲的质量较大 | |
B. | 若甲、乙两物体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乙的质量较大 | |
C. | 甲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大于乙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 |
D. | 甲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小于乙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
分析 甲、乙两物体的初动能和末动能都相同,都只受摩擦力作用,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摩擦力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相等.根据f=μmg即可解题.
解答 解:甲、乙两物体的初动能和末动能都相同,都只受摩擦力作用,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摩擦力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相等,即:μamagsa=μbmbgsb,由图可知:sa<sb,所以μamag>μbmbg,即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比乙大;
AB、若甲、乙两物体与水平面动摩擦因数相同,由f=μmg可知,则甲的质量较大.故A正确,B错误;
CD、由以上分析可知,μamag>μbmbg,由于质量关系未知,故无法直接确定动摩擦因数之间的关系,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该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的直接应用,要求能够从图象中得到有用信息,同时明确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应用即可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若ab之间接有直流电压U,则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均为零 | |
B. | 若ab之间接有交流电压U,并且可变电阻的阻值为R,则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为$\frac{U}{{n}^{2}R}$ | |
C. | 若ab之间接有交流电压U,并且电阻R的阻值变为原来的n倍,则副线圈两端电压为n2U | |
D. | 若ab之间接有交流电压U,并且电阻R的阻值变为原来的n倍,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为原来的$\frac{1}{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0--6s内,合力的做的功为正功 | |
B. | 在6--10s内,合力对物体做功为-96J | |
C. | 物体所受的水平推力F=9N | |
D. | 在t=8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 |
B. | 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 |
C. | 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大,速度也一定在增大 | |
D. |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
B. | 牛顿最早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 | |
C. | 胡克认为,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成正比 | |
D. | 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的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波的频率为1.25Hz | |
B. | 波速为4m/s | |
C. | x坐标为22m的质点在t=0.2s时恰好位于波峰 | |
D. | x坐标为15m的质点在t=0.6时恰好位于波谷 | |
E. | 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I7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rac{\sqrt{3}}{3}$s | B. | $\frac{2\sqrt{3}}{3}$s | C. | $\sqrt{3}$s | D. | 2$\sqrt{3}$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