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frac{x}{t}$-t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m/s和-1s,由此可知(  )
A.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0.5m/s
C.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D.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分析 由图象写出$\frac{x}{t}$与t的关系式,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到加速度和初速度,从而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

解答 解:由图得:$\frac{x}{t}$=(0.5t+0.5)m/s
由x=v0t+$\frac{1}{2}a{t}^{2}$得:$\frac{x}{t}$=v0+$\frac{1}{2}a$t
可得 $\frac{1}{2}$a=0.5,a=1m/s2.v0=0.5m/s,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D错误,BC正确.
故选:BC

点评 本题关键要根据数学知识写出要知道$\frac{x}{t}$与t的关系式,采用比对的方法得到加速度和初速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A.3:1和0.30 sB.$\frac{1}{3}$和0.30 sC.3:1和0.28 sD.$\frac{1}{3}$和0.28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大小之比为1:7,相距r,两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两者相互接触后再放回原来位置上,则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与原来之比可能为(  )
A.4:7B.3:7C.16:7D.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说明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存在联系
C.安培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形象的描述电场
D.焦耳在热学、电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f=kr2v2,其中k为比例系数,r为雨滴半径,v为其运动速率.t=0时,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用a表示.落地前雨滴已做匀速运动,速率为v0,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质量为M的砂车,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从砂车上方落入一个质量为m的大铁球,如图所示,则铁球落入砂车后,砂车将(  )
A.立即停止运动B.仍匀速运动,速度仍为v0
C.仍匀速运动,速度小于v0D.做变速运动,速度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正确说法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B.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大
C.用能量等于氘核结合能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不可能使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D.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α衰变和一次β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3个
E.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压路机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3倍,A、B分别为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一点,C为后轮上一点,它离后轮轴心的距离是后轮半径的一半,则A、B、C三点的角速度比ωA:ωB:ωC和向心加速度的比αA:αB:αC分别为(  )
A.3:1:1;9:2:1B.3:1:1;6:2:1C.1:3:3;2:6:3D.1:3:3;6: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一上期中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s。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______cm。

(3)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