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逸出,则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会有光电子逸出 | |
B. | α粒子散射实验时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 |
C. | $\left.\begin{array}{l}{232}\\{90}\end{array}\right.$Th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成为原子核$\left.\begin{array}{l}{208}\\{82}\end{array}\right.$Pb | |
D. | 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该反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 |
E. | 氢原子由n=1的状态激发到n=4的状态,在它回到n=1的状态的过程中,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分析 根据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结合红光与蓝光的频率高低,即可判定;
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发生α衰变是放出42He,发生β衰变是放出电子0-1e,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判断衰变次数;
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
根据数学组合公式C${\;}_{4}^{2}$,即可求解.
解答 解:A、当用蓝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若改用红光照射,其频率小于蓝光,则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
B、α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故B正确;
C、发生α衰变是放出42He,发生β衰变是放出电子0-1e,设发生了x次α衰变和y次β衰变,则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
2x-y+82=90,4x+208=232,解得x=6,y=4,故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故C正确;
D、半衰期的大小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状态无关,故D错误;
E、根据组合公式C${\;}_{4}^{2}$=6,从激发n=4的状态,回到n=1的状态的过程中,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E正确;
故选:BCE.
点评 该题考查原子物理学中几个基础性的知识点的内容,掌握α与β衰变的区别,及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注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意义,并了解半衰期的因素.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撤去F后,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 |
B. | 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frac{k{x}_{0}}{m}$-μg | |
C. |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2$\sqrt{\frac{x_0}{μg}}$ | |
D. | 物体开始向左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μmg(x0-$\frac{μmg}{k}$)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 0V | B. | 100 V | C. | 520 V | D. | 1020 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15m/s,方向向上 | |
B. |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5m/s,方向向下 | |
C. | 小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5m/s,方向向下 | |
D. | 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可见光中的红光比紫光的频率低 | |
B. | 可见光不属于电磁波 | |
C. | 可见光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 |
D. | 可见光能发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 |
E. | 可见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后,其频率不变,但是波长变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4s | B. | 1.6s | ||
C. | 0.8s | D. | 因初速度不知道,时间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小球在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 |
B. | t2-t1>t1 | |
C. | 小球在上升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frac{1}{2}$mv02 | |
D. | 小球在上升和下降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