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某同学用图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除了图示实验装置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B
A天平               B刻度尺                C弹簧测力计                D秒表
(2)实验结果通常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这个误差属于系统(填“系统”或“偶然”)误差.

分析 根据实验的原理确定所需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确定所需的器材,通过误差有没有办法避免确定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

解答 解:(1)实验中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质量可以约去,不需要测量,则不需要天平、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可以直接记录时间,则不需要秒表.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故选:B.
(2)实验结果通常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改误差是由于阻力引起的,只能减小该误差,无法避免,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故答案为:(1)B,(2)系统.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即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否相等,以及知道实验误差的来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是5 m/s,加速度是1 m/s2,经10 s钟的时间,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如图所示,两条互相平行的、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电阻不计)位于水平面内.距离为L,在导轨的一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在x≥0处有一与水平面垂直的均匀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质量未知,电阻为r的金属直杆垂直静止放置在导轨上x=0处.把该状态叫做初态.从初态起,对杆施加一垂直于杆的水平变化外力F,使秆以某一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现外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图象的斜率为k,纵轴上的截距为F0.求:
(1)加速度a;
(2)杆的质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如图所示,电阻不计的“∠”型平行导轨足够长,间距L=2m,倾斜部分的倾角θ=53°.整个空间存在B=1T、方向垂直倾斜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金属棒ab、cd的阻值均为R=1Ω,cd棒质量m=1kg,ab棒光滑,cd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取10m/s2,sin530=0.8.
(1)将ab由静止释放,到达某一位置时cd棒恰好开始滑动,求此时ab的速率;
(2)若无论从多高的位置释放ab棒,cd棒都不动,分析ab棒质量应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甲乙两个物体放在一个被压缩的弹簧的两端,弹簧和物体都静止地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当弹簧突然放开时,两物体沿水平方向射出,当甲物体通过50cm时,乙物体通过125cm.如果甲物体的质量是50g,乙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玻璃半圆柱体,圆心为O.两条平行单色光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光线l的入射点A为圆柱面的顶点,光线2的入射点为B,∠AOB=60°.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n=$\sqrt{3}$,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d(  )
A.$\frac{1}{2}$RB.$\frac{\sqrt{3}}{2}$RC.$\frac{1}{3}$RD.$\frac{\sqrt{3}}{3}$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为某质点的振动图象,由图象可知(  )
A.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2sin 50πt(cm)
B.在t=0.01 s时质点的速度为负向最大
C.P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向下
D.从0.02 s至0.03 s质点的位移增大,速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同学站在装有力传感器的轻板上做下蹲-起立的动作.如图所示为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纵坐标为力(单位为牛顿),横坐标为时间(单位为秒).由图线可知,该同学的体重约为650N,除此以外,以下有关由图线还可以得到的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A.该同学做了两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B.该同学做了一次下蹲-起立的动作
C.下蹲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起立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
D.下蹲过程中人所受重力先变小后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大小为F=10N的拉力作用下移动l=2m,已知地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2)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3)弹力对物体做的功;
(4)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5)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