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0.5秒钟,到达最高点,则物体被抛出时的速度是多少?(  )
A.5m/sB.8m/sC.10 m/sD.15m/s

分析 竖直上抛运动上升的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解答 解:上升过程做匀减速运动,根据v=v0-gt=0得,v0=gt=10×0.5m/s=5m/s.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甲所示是一个简单的多用电表的电路原理图.
(1)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S3,可作电流表用;
(2)当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可作电压表用;
(3)当闭合开关S3,断开开关S1、S2,可作欧姆表用;
(4)某个多用电表的面板如图乙所示,若表头满偏电流为1mA,内阻为1kΩ,所用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5Ω,使用欧姆×1档,若把多用电表的黑红表笔短接时,表针恰好指在电流满刻度处,则此时欧姆表的内电阻为1500Ω.
(5)若A、B、C、D、E平分表示刻度的那段圆弧AE,测电阻时,各刻度对应的电阻阻值分别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
B.奥斯特由环形电流和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性,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电本质
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D.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对斜面滚球研究,测出小球滚下的位移正比于时间的平方,并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中,M点的横坐标xM=-$\frac{4r}{3}$,在-$\frac{4r}{3}$≤x≤0区域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N点的横坐标xN=r,以N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内及圆边界上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一点.N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从M点沿x轴正方向发射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粒子速度大小为v0,粒子沿过P点的切线方向射出电场.后经P点进人磁场运动且经过N点,不计粒子重力,sin37°=0.6,cos37°=0.8.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2)勾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3)粒子从M点到第一次经过N点所用的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验电器上带正电荷后,验电器的金箔张开一定角度,如果用另一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箔张角更大,则可以判定带电体一定带正电
B.让两个带电体接触后分开,两个带电体都不带电,则两个带电体原来一定带等量异种电荷
C.两个带电体之间的库仑力总是与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因第三个电荷的引入而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示,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弹簧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处于静止状态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  )
A.0B.kmgC.$\frac{mg}{k}$D.$\frac{k}{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0~t1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描述是(  )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
C.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以初速度V0滑上木板A的水平上表面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从图中所给的数据V0、V1、t1及物块质量m可以确定的量是(  )
A.木板A获得的动能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C.木板的最小长度D.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原地拍球,球从1.4m高处落下,落地反弹,在离地0.6m处被接住.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2.0m   0.8mB.1.4m   0.8mC.0.8m  2.0mD.2.0m   0.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