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A、B同学都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内阻r以及R1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待测电阻R1,电压表V(量程为2.0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1)A同学测量电阻R1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在下面横线的空白处他的操作补充完整.
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0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1,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将S2切换到b,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frac{{{U_2}-{U_1}}}{U_1}r$.
(2)B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1=5.2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乙所示的$\frac{1}{U}$-$\frac{1}{R}$图线,则待测电源电动势E=1.43 V,内阻r=0.8Ω(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分析 (1)电压表内阻很大,可以近似看作理想电表,可以根据串联电路的电路知识可以求出电阻的阻值;
(2)由电阻箱及电压表可以得出电压及外电阻,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电动势和电阻R2的阻值;

解答 解:(1)当电压表接a时,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当接b时,电压表测R1及R两端的电压;则R1两端的电压为:U2-U1;此时流过R1的电流为$\frac{{U}_{1}}{r}$;由欧姆定律可得:
R1=$\frac{{{U_2}-{U_1}}}{U_1}r$;故1中应将S2切换到b;
(2)由题意可知,此实验中可测量出电阻箱的示数R,而电压表则出流过R的电流;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E=$\frac{U}{R}$(R+R1+R2);变形可得:
$\frac{1}{U}$=$\frac{{R}_{1}+{R}_{2}}{E}×\frac{1}{R}+\frac{1}{E}$;
 由数学知识可得,$\frac{1}{E}$=0.7;E=1.43V;
$\frac{{R}_{1}+{R}_{2}}{E}$=$\frac{2.8-0.7}{0.5}$=6
解得内阻R2=6-5.2=0.8Ω;
故答案为:(1)将S2切换到b$\frac{{U}_{2}-{U}_{1}}{{U}_{1}}r$;(2)1.43;0.8;

点评 对于电学实验的考查,现在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考查,而应根据原理去分析题意,从而找出合适的解决办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未来与现在相比(  )
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小B.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小
C.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变小D.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伽利略猜想在自由落体中,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C.麦克斯韦不仅从理论上预见了电磁波,而且还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光速不变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M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  )
A.滑块对球的弹力增大B.挡板对球的弹力减小
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增大D.拉力F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接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开关S闭合,当S断开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副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变大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C.原线圈的电流变小D.通过灯泡L1的电流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保持它的体积不变,降低温度,使它的压强变为0℃时压强的$\frac{1}{n}$,则此时气体的摄氏温度数值是(  )
A.$\frac{-273}{n}$B.$\frac{273(n-1)}{n}$nC.$\frac{-273(n-1)}{n}$D.$\frac{273n}{(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O处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荷的小物体.劲度系数为k的绝缘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小物体接触(未固定),弹簧水平且无形变.O点左侧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frac{mg}{2q}$.用水平力F缓慢向右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被压缩了x0,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4x0,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撤去F后,物体回到O点时速度最大
B.撤去F后,物体刚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frac{k{x}_{0}}{m}$-μg
C.物体离开弹簧时速率为$\sqrt{3μg{x}_{0}}$
D.撤去F后系统产生的内能为4?mgx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设计了如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①甲(填“甲”或“乙”)实验装置比较好,原因是因为甲图通过拉力传感器能够准确得到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不需像乙图那样要使小车的总质量远远大于钩码的质量才能近似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②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当小车的质量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的合外力满足A 图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实验桌上有两个质量不相等的沙袋,一盒质量均为m0的钩码一套(质量和摩擦可忽略)、细线、刻度尺、光电门.该同学根据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现有实验器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操作过程:
(1)用细线将两个沙袋按图示情景组成实验装置,设左右两边沙袋A、B的质量分别为m1=650g、m2=100g;并在沙袋A上固定一个遮光板(质量不计),在遮光板的正下方的桌面上安装一个光电门.
(2)将钩码全部放在B沙袋中,发现A下降,B上升.
(3)用刻度尺测出A从静止开始释放的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为h,记下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若要计算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dt.
(4)保持A袋到光电门的距离h不变,从B沙袋中取出钩码放入A袋中,计A袋中钩码的个数为n,测量相应的时间t′,算出每次操作时的速度v,得到多组n及v2的数据关系.
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则“n-1t”关系是n=$\frac{{3d}^{2}}{1{6m}_{0}gh}$${(\frac{1}{t})}^{2}$-$\frac{1}{{4m}_{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