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逊最早提出来的 | |
B. | 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 | |
C. |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 | |
D. | 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是三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 | |
E. | 铀核${\;}_{92}^{238}$U衰变为铅核${\;}_{82}^{206}$Pb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
分析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最早是由卢瑟福提出;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原子的“枣糕模型”结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跃迁时辐射的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即频率与波长的关系;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以及金属本身有关;
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
铀核(92238U)衰变为铅核(82206Pb)的过程中,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确定α衰变和β衰变的次数.
解答 解: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最早是由卢瑟福提出,故A错误;
B、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根据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则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故B正确;
C、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故C正确;
D、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电磁波.故D错误;
E、铀核(92238U)衰变为铅核(82206Pb)的过程中,α衰变的次数n=$\frac{238-206}{4}=8$次,β衰变的次数为n=88×2+82-92=6.故E正确.
故选:BCE
点评 该题考查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发现者,及其意义;掌握光电效应方程与影响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并知道电子跃迁何时释放与吸收能量.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 |
B. | 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 |
C. | 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 |
D. |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汽车运动前1m位移的内,牵引力是恒力,后2m位移的内,牵引力是变力 | |
B. | 汽车位移为0.5m时加速度的大小a=5m/s2 | |
C. | 汽车从静止开始到运动3m的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10$\sqrt{10}$W | |
D. | 汽车从静止开始到运动3m的过程中,拉力的平均功率为10$\sqrt{10}$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加速度一定发生了改变 | B. | 速度大小肯定发生了变化 | ||
C. | 所受的外力一定变化 | D. | 肯定受外力但外力不一定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磁感强度为零的地方一小段通电导线受磁场力也为零 | |
B. | 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 |
C. |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一小段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 | |
D. |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由放在磁场中的一小段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