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一个质晕为M长为L的圆管竖直放置,顶端塞有一个质举为m的弹性小球,M=4m,球和管间的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均为4mg.管从下端离地面距离为H处自由落下,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每次落地后向上弹起的速度与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管第一次弹起时刻的速率V0
(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和球的加速度;
(3)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若球没有从管中滑出,则球与管达到相同速度时,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
(4)管第二次弹起后球不致滑落,L应满足什么条件.

分析 (1、2)根据v02=2gH求出圆管底端落地前瞬间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管反弹后,球和管的加速度,从而得知球相对于管的加速度,以管为参考系,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球相对于管静止时的相对位移,即可求解.
(3)根据管上升的加速度,以及相对加速度分别求出管从碰地到它弹到最高点所需时间和管从碰地到与球相对静止所需的时间,比较两个时间知道球与管的运动情况,再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管上升的最大高度.
(4)根据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1)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球与管第一次碰地时速度${v}_{0}=\sqrt{2gH}$,方向向下.
则管第一次弹起时刻的速率为$\sqrt{2gH}$,
(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的加速度${a}_{1}=\frac{4mg+4mg}{4m}=2g$,方向向下,
球的加速度${a}_{2}=\frac{f-mg}{m}=3g$,方向向上,
(3)球的速度${v}_{2}=\sqrt{2gH}$,方向向下
若球刚好没有从管中滑出,设经过时间t1,球管速度v相同,则有-v1+a1t1=v2-a2t1
${t}_{1}=\frac{2{v}_{0}}{{a}_{1}+{a}_{2}}$
管从碰地到它弹到最高点所需时间t2,则:${t}_{2}=\frac{{v}_{0}}{{a}_{1}}$因为t1<t2,说明管在达到最高点前,球与管相对静止,故管从弹起经t1这段时间上升的高度为所求.得${h}_{1}={v}_{1}t-\frac{1}{2}{a}_{1}{{t}_{1}}^{2}=\frac{12}{25}H$
(4)球与管达到相对静止后,将以速度v、加速度 g竖直上升到最高点,由于$v={v}_{2}-{a}_{2}{t}_{1}=-\frac{1}{5}\sqrt{2gH}$,
故这个高度是${h}_{2}=\frac{{v}^{2}}{2g}=\frac{1}{25}H$
因此,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_{m}={h}_{1}+{h}_{2}=\frac{13}{25}H$
这一过程球运动的位移$s={v}_{0}{t}_{1}-\frac{1}{2}{a}_{2}{{t}_{1}}^{2}=\frac{8}{25}H$
则球与管发生相对位移${s}_{1}={h}_{1}+s=\frac{4}{5}H$
当管与球从Hm再次下落,第二次落地弹起中,发生的相对位移由第一次可类推知:${s}_{2}=\frac{4}{5}{H}_{m}$
所以管第二次弹起后,球不会滑出管外的条件是s1+s2<L
即L应满足条件$L>\frac{152}{125}H$
答:(1)管第一次弹起时刻的速率为$\sqrt{2gH}$;
(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和球的加速度分别为2g,3g;
(3)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若球没有从管中滑出,则球与管达到相同速度时,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为$\frac{12}{25}H$;
(4)管第二次弹起后球不致滑落,L应满足$L>\frac{152}{125}H$.

点评 本题的难点在于管和球的运动情况难于判断,关键通过计算理清球和管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龟兔赛跑中,兔子睡醒后发现乌龟已经跑得不见踪影了.于是兔子奋起直追,兔子的运动可以看做是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候路边站着很多动物在观看比赛(假设动物们都与路平行站着不动),途中兔子经过了一只老虎花了0.2s,老虎长2m;后来兔子又经过了一只大象花了0.3s,大象长6m,兔子从离开老虎开始到离开大象为止花2.05s时间.试问:(兔子当做质点来处理)
(1)兔子跑步的加速度是多大?
(2)兔子刚刚离开大象时的速度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P以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某处Q点,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为α,若把初速度变为3v0,小球仍落在斜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夹角α将变大B.夹角α与初速度大小无关
C.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不变D.PQ间距是原来间距的3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图中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A.这列波的波速是25m/s
B.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质点A在任意的1s内所通过的路程都是0.4m
D.这列波遇到1km宽的障碍物将不会发生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阿毛同学的漫画中出现的装置,描述了一个“吃货”用来做“糖炒栗子”的“萌”事儿:将板栗在地面小平台上以一定的初速经过位于竖直面内的两个四分之一圆弧衔接而成的轨道,从最高点P飞出进入炒锅内,利用来回运动使其均匀受热.我们用质量为m的小滑块代替栗子,借这套装置来研究一些物理问题.设大小两个四分之一圆弧的半径分别为2R和R,小平台和圆弧均光滑.将过锅底的纵截面看作是两个斜面AB、CD和一段光滑圆弧BC组成,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且不随温度变化.两斜面倾角均为θ=37°,AB=CD=2R,A、D等高,D端固定一小挡板,锅底位于圆弧形轨道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碰撞不损失机械能.滑块始终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如果滑块恰好能经P点飞出,为了使滑块恰好沿AB斜面进入锅内,应调节锅底支架高度使斜面的A、D点离地高为多少?
(2)接(1)问,试通过计算分析滑块的运动过程.
(3)对滑块的不同初速度,求其通过最高点P和小圆弧最低点Q时受压力之差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小(选填“小”或“大”)得多.
(2)图乙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为了由v-t 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其中打计数点3 时小车的速度为0.46 m/s,小车的加速度为1.20m/s2 (小数点后保留2位).    

(3)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丙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B
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
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
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
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4)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加速度为2m/s2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4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
C.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在竖直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有时处于超重状态,有时处于失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图甲的装置研究小车沿斜面在不同材料表面运动的情况,图乙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图乙中A至N各点是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连贯打下的点,根据刻度尺上的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A、E间(板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F、N间(布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M点对应的小车速度为0.650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