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矩形线圈abcd,长ab=20 cm,宽bc=10 cm,匝数n=200。线圈回路总电阻R=5 Ω,整个线圈平面内均有垂直于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穿过,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 )
A.线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均匀变化
B.线圈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0.2 A
C.当t=0.3 s时,线圈的ab边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1.6 N
D.在1 min内线圈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为48 J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L2和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则此时( )
A.通过L1的电流为通过L2的电流的2倍
B.此时L1、L2和L3的电阻均为12 Ω
C.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D.L1消耗的电功率为L2消耗的电功率的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点与点在同一电场线上。两个质量相等的带正电荷的粒子,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从点和点同时垂直进入电场,不计两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库仑力。已知两粒子都能经过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点进入的粒子先到达点
B. 从点进入的粒子电荷量较小
C. 从点进入的粒子动量变化较大
D. 从点进入的粒子电势能变化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M、N竖直放置,两板间的电势差U=1.5×103V,现将一质量m=1×10-2kg、电荷量q=4×10-5C的带电小球从两板上方的A点以v0=4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A点距两板上端的高度h=20 cm),之后小球恰好从靠近M板上端处进入两板间,沿直线运动碰到N板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B点到N板上端的距离l。
(2)小球到达B点时的动能E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左边有一形状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导线框,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水平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规定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线框刚进入磁场区域时感应电流为i0直角边长为L,其感应电流i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灯泡的规格为“2V、4W”,连接在光滑水平导轨上,两导轨相距L=0.1m,电阻为r=1Ω金属棒ab垂直搁置在导轨上,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强度B=1T的匀强磁场中,求:
(1)为使小灯正常发光,ab的匀速滑行速度多大?
(2)ab匀速滑行时,金属棒ab受到的安培力多大?
(3)ab匀速滑行时拉动金属棒ab的外力的功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小到手表、手机,大到电脑、电动汽车的充电,都已经实现了从理论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下图给出了某品牌的无线充电手机利用电磁感应方式无线充电的原理图。关于无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只有将充电底座接到直流电源上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
C.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
D.只要有无线充电底座,所有手机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氘核和氚核的核反应方程为+→e+,己知的比结合能是2.78MeV,的比结合能是1.09MeV,的比结合能是7.03Me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其中两个质子之间三种作用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
B.聚变反应后生成的氦核的结合能为14.06MeV
C.该核反应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为17.6MeV
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大小可反映原子核的稳定程度,该值随质量数的增加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两块平行且竖直放置的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金属板M、N间的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连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长。现有一带电量为的负电荷从A沿直线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则:
(1)A、B两点间电势差值大小为多少?哪一点电势较高?
(2)若此电荷q沿任意路径从B到A点,电荷电势能如何变化?
(3)此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多少?
(4)若两金属板相距,则两板电势差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