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运动,用FAB代表A、B间的相互作用力(   )

A.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F
B.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则FAB=F/2
C.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FAB=F/2
D.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FAB=F
BC
设两木块的质量均为m.
A、B若地面是完全光滑的,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F/2m,再对B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AB="ma=" F/2.故A错误,B正确.
C、D若地面动摩因数为μ,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a=" F-2μmg/2m=" F/2m -μg,再对B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AB-μmg=ma,解得,FAB=F/2.故D错误,C正确.
点评:本题不能想当然,认为地面光滑与粗糙时,A、B间相互作用力不同.对于多个物体,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甲所示,一根足够长的细杆与水平成固定,质量为kg的小球穿在光滑的细杆上静止于细杆底端O点,今有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小球上,经时间s后停止,小球沿细杆运动的部分图像如图乙所示().试求:
(1)小球在0~0.2 s内的加速度和0.2~0.4s内的加速度
(2)0~0.2 s内作用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同时有F=2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A、B、C三个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则
A.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2N, 向左 
B.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为2N,向右 
C.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为零  
D.A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B.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是瞬时对应关系,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很大,但质量可能很小
D.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研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m/s2上升时,试求:
⑴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⑵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通过轻细绳跨过定滑轮相连接,物体A的质量大于物体B的质量,开始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A沿光滑水平面缓慢向右运动。设水平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N,绳子对A的拉力为T,那么在物体B匀速上升运动的过程中,关于N、F、T的大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T、F都增大                B. N、F增大,T不变
C. N、T、F都减小                D. N、F减小,T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物体放在地面上,人用力将它竖直向上提起离开地面的瞬间,一定是(   )
A.人对物体的力等于物体对人的力B.人对物体的力大于物体对人的力
C.人对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D.人对物体的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空气阻力大小恒定的条件下,小球从空中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以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日寸、问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10m/s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m
B.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C.小球弹起到最大高度的时刻如t2=0.80s
D.空气阻力与重力的比值为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质量m1=0.5kg的长木板在水平恒力F=6N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当木板速度为υ0=2m/s时,在木板右端无初速轻放一质量为m2=1.5kg的小木块,此时木板距前方障碍物s=4.5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素μ=0.4,在木板撞到障碍物前木块未滑离木板.g取10m/s2
(1)木块运动多长时间与木板达到相对静止;
(2)求木块撞到障碍物时木块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