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则某一瞬间与颗粒碰撞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背能量守恒定律,故热机的效率最多可以达到100%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分析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布朗运动的特点、实质以及物理意义;分子力与分子之间距离的关系;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解答 解:A、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大,则某一瞬间与颗粒碰撞的分子数越多则越容易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A错误
    B、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违反了物理过程的方向性,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热机的效率不可以达到100%.故C错误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是分子力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二定律、布朗运动与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其中对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几种不同的说法要能够正确理解并牢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关于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长时间工作
B.工作电压是220交流电
C.打点周期与其频率有关,不一定为0.02秒
D.纸带上的点是扎过纸带的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测定一电阻约为10Ω的电阻,现准备有下列器材:
(A)电源E:内阻不计电动势6V;
(B)电流表A1:量程为0~3A、内阻约为0.06Ω;
(C)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3Ω;
(D)电压表V1: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50KΩ;
(E)电压表V2:量程0~5V、内阻约为10KΩ;
(F)滑动变阻器R1:量程为0~10Ω,额定电流为3A的滑动变阻器;
(G)滑动变阻器R2:量程为0~1500Ω,额定电流为0.5A的滑动变阻器;
(H)电键S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要求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能0.1A起逐渐增大,为尽可能较精确地测出该电阻的阻值,并且调节方便,应用的器材为ACEFH(填字母代号)
(2)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8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20 km
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型盒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在绝缘粗糙的水平面上,相距为L的A、B两点处分别固定着两个等电量的正电荷,a、b是AB连线上的两点,其中Aa=Bb=$\frac{L}{4}$,O为AB连线的中点,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滑块(可以看作质点)以初动能 Ek0从a点出发,沿AB直线向b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3倍,到达b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点,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O、b两点间的电势差.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S、K、T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约为1000~2000Ω的定值电阻,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
①调节可调节部件S,使电表指针停在最左端“0”刻度位置;
②调节可调节部件K,使它在尖端指向×100挡(选填“×1”、“×10”、“×100”、“×1K”);
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笔尖相互接触,调节可调节部件T,使电表指针指向最右端“0”刻度位置(选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象,Oa段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b段表示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的加速阶段,bc段是与ab段相切的水平直线,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增大
B.0~t1时间内汽车牵引力的功率恒定
C.t1~t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等于$\frac{1}{2}$(v1+v2
D.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做功大于$\frac{1}{2}$mv${\;}_{2}^{2}$-$\frac{1}{2}$mv${\;}_{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家乡盛产的柑橘作了果汁电池如图1,他们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并探究电极间距对E和r的影响.
①测量E和r的实验方案为: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依据公式U=E-Ir,利用测量数据作出U-I图象,得出E和r.
②将电压表视为理想表,要求避免电流表分压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图3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
③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电池的U-I图象如图2中(a)、(b)、(c)、(d)所示,由此可知,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内阻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