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1930年,科学家用放射性物质中产生的α粒子轰击铍原子时,产生了一种看不见的、贯穿能力很强的不带电粒子,为了弄清楚这是一种什么粒子,人们用它分别去轰击氢原子和氮原子,结果从中打出了氢核和氮核,以此推算出该粒子的质量,从而确定该粒子为中子.设氢核的质量为mH,打出后速度为vH,氮核的质量为氢核的14倍,打出后速度为vN.假设中子与它们的碰撞为弹性碰撞.请根据这些可测量的量,推算中子的质量.

分析 根据查德威克的理论:氢核、氮核与中性粒子之间的碰撞是弹性正碰,遵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由两大守恒定律列式得到氢核的最大速度vH与初速度v0的关系式;用同样的方法得到中性粒子与氮原子核碰撞后打出的氮核的速度vN表达式,即可得到两个之比,从而求中性粒子(中子)的质量m与氢核的质量mH 的关系.

解答 解:查德威克认为氢核、氮核与中性粒子之间的碰撞是弹性正碰,设中性粒子质量为m,速度为v0,氢核的质量为mH,最大速度为vH,并认为氢核在打出前为静止的,以α粒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那么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知:
mv0=mv+mHvH…①
$\frac{1}{2}m{{v}_{0}}^{2}$=$\frac{1}{2}m{v}^{2}+\frac{1}{2}{m}_{H}{{v}_{H}}^{2}$…②
其中v是碰撞后中性粒子的速度,由此可得:
vH=$\frac{2m{v}_{0}}{m+{m}_{H}}$…③
同理,mv0=mv+mNvN
$\frac{1}{2}$mv02=$\frac{1}{2}$mv2+$\frac{1}{2}$mNvN2
可得出中性粒子与氮原子核碰撞后打出的氮核的速度为:vN=$\frac{2m{v}_{0}}{m+{m}_{N}}$…④
因为mN=14mH,由方程③④可得:$\frac{{v}_{H}}{{v}_{N}}=\frac{m+14{m}_{H}}{m+{m}_{H}}$…⑤
将速度的最大值代入方程⑤,解得:m=1.05mH
答:中子的质量为1.05mH

点评 对于弹性碰撞,其基本规律是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注意要规定正方向,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一个质点在平衡位置O点附近做简谐运动,若从O点开始计时,经过3s质点第一次经过M点;再继续运动,又经过2s它第二次经过M点;则该质点振动周期可能是(  )
A.8sB.4sC.16sD.$\frac{16}{3}$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①${\;}_{1}^{1}$H+${\;}_{6}^{12}$C→${\;}_{7}^{13}$N;②${\;}_{1}^{1}$H+${\;}_{7}^{15}$N→${\;}_{6}^{12}$C+X
试完成下列(1)、(2)题:
(1)用上述辐射中产生的波长为λ=4×10-7m的单色光去照射逸出功为W=3.0×10-19J金属材料铯时,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光电效应;若能,则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97×10-19J.(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c=3×108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试写出原子核X的元素符号、质量数和核电荷数;
已知原子核${\;}_{1}^{1}$H、${\;}_{6}^{12}$C、${\;}_{7}^{13}$N的质量分别为mH=1.0078u、mC=12.0000u、mN=13.0057u,1u相当于931MeV.试求每发生一次上述聚变反应①所释放的核能;(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牛顿通过计算首先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引力常量G
D.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甲所示,MN、PQ为间距L=0.5m足够长的平行导轨,NQ⊥MN,导轨的电阻均不计.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NQ间连接有一个R=4Ω的电阻.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且方向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0=1T,将一根质量为m=0.05kg的金属棒ab紧靠NQ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达到稳定速度,已知在此过程中通过金属棒截面的电量q=0.2C,且金属棒的加速度a与速度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NQ平行.(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cd离NQ的距离S
(2)金属棒滑行至cd处的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3)若将金属棒滑行至cd处的时刻记作t=0,从此时刻起,让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为使金属棒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则磁感应强度B应怎样随时间t变化(写出B与t的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frac{9}{4}$W
B.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frac{5}{4}$J
C.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D.第1秒内与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的比值是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赤道上,假设有一棵苹果树长得很高,且其高度与月球距离地面的高度相等,如图所示.若从该苹果树的顶部有一苹果脱落(苹果熟了后.苹果将与苹果树脱离),则此苹果将做(  )
A.自由落体运动
B.与月球具有相同周期的匀速圆周运动
C.平抛运动,最终落到地面上
D.离心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同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先后开上平直的桥和凸形桥,在桥的中央处有(  )
A.车对两种桥面的压力一样大B.车对平直桥面的压力大
C.车对凸形桥面的压力大D.汽车过凸形桥中央时处于失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同学通过实验描迹得到平抛运动轨迹上A、B、C三点(如图所示),其坐标标记如图,坐标原点O为抛出点,y轴竖直向下,其中B点的位置或坐标的测量有明显的错误,请根据你认为正确的数据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1.00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