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物体C放在水平面上,物体B放在C上,小球A和B之间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若B上的线竖直、两滑轮间的线水平,且不计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滑轮与线间的摩擦。把A拉到某位置(低于滑轮)由静止释放使A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在A摆动的过程中B、C始终不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对C的摩擦力有时不为零
B.C对B的摩擦力有时有可能为零
C.C对地面的压力有时可以等于B、C重力之和
D.C对B的作用力有时竖直向上,有时竖直向下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相等,物体B刚好与地面接触.现剪断绳子O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剪断绳子的瞬间,物体A的加速度为g
B. 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A的速度最大
C. 剪断绳子后,弹簧、物体A、B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物体运动到最下端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Q1、Q2为两个固定放置的点电荷,a、b、c三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且ab=bc。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该连线运动,先后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vc,已知va=vc>vb,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Q1一定带正电B.Q2的电量一定大于Q1的电量
C.a点的场强大小一定等于c点的场强大小D.b点处的场强方向一定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
(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
(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竖直侧移量;
(3)P点到O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这一科学假说
B.发生光电效应时,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速度大小均相等
C.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和锌板相连的验电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锌板带负电
D.发生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里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静电力常量k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
A.Nm2C﹣2B.kgm3C﹣2s﹣2
C.kgA﹣2m3s﹣2D.kgA﹣2m3s﹣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簇电场线的分布关于y轴对称,O是坐标原点,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圆周上的四个点,其中M、N在y轴上,Q点在x轴上,则( )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OM间的电势差等于NO间的电势差
C.一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Q点时的电势能
D.将一负电荷由M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的金属材料其导电性能不同,我们可以用电导G(单位:西门子S)来衡量。
(1)为了得到金属铜导线的电导G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控制实验室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某组同学进行了实验。将实验数据汇总如下:
导线直径d(mm) | 1 | 2 | 3 | 2 | 2 | 2 |
导线长度l(cm) | 10 | 10 | 10 | 20 | 30 | 40 |
电导G(S) | 468 | 1875 | 4219 | 937 | 625 | 468 |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电导G与_____成正比,与_____成反比;
(2)为了测量不同金属的导电性能,该组同学采用直径为1mm、长度为10cm的不同金属导线进行了进一步测量,数据汇总如下:
金属 | 铜 | 铝 | 铁 | 钨 |
电导G(S) | 468 | 300 | 86 | 136 |
导线两端电压U(V) | 1.07×10﹣3 | 3.33×10﹣3 | 0.017 | 0.015 |
流过导线电流I(A) | 0.5 | 1 | 1.5 | 2 |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电导G与电压U、电流I的关系式为:_____。四种金属中,金属_____的导电性能最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匀强磁场中有两个由相同导线绕成的圆形线圈a、b,磁场方向与线圈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a、b两线圈的半径之比为2:1,匝数之比为1:4。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别为和,某时刻磁通量分别为和,不考虑两线圈间的相互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1,:=4:1
B.: =1:1,:=1:1
C.:=2:1,:=1:1
D.:=1:1,: =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