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若用250V的低压直接输电,用户的电压只有150V | |
B. | 若用2500V的高压输电,输电线的损耗功率仅为直接输电损耗功率的1% | |
C. | 若用户电压220V,则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10,降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0:1 | |
D. | 若用户电压220V,则升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100,降压变压器匝数比为100:1 |
分析 根据远距离输电的模型,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线经过升压变压器升压,通过高压输电,在有降压变压器降压之后输送给用户;
输出电压是由输入电压和匝数比决定的,输入的功率的大小是由输出功率的大小决定的,电压与匝数程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 解:A、直接输电,由I=$\frac{P}{U}=\frac{10000}{250}=40A$,由于输电线总电阻为5Ω,则用户两端的电压只有(250-40×5)=50V,故A正确;
B、若用2500V的高压输电,输电线的电流为I=$\frac{P}{U}$=$\frac{10000}{2500}$=4A,则导线的损失电压为20V,损失功率为I2R=80W,所以输电线的损耗功率仅为总功率的1%,故B正确;
C、若要求用户两端的电压为220V,若用户端的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10:1,根据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则有其原线圈的输入电压为1100V;若电厂的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10,则由原线圈电压250V,可得副线圈的电压为1000V,由于导线的电阻要有电压降低,因此不可能有这样的变压比,故C错误;
D、根据C的分析可知,D中的这种相等的升降压比是不能实现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远距离输电的规律,要注意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及功率之间的关系,本题即可得到解决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两点电场强度不同 | |
B. |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 |
C. | 把点电荷+Q从c移到d,电势能增加 | |
D. | M点的电荷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F=k$\frac{{q}^{2}}{2{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b=$\frac{a}{2}$ | B. | c=2b | C. | (t2-t1)=t1 | D. | b=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x=$\frac{M}{m}$L | B. | x=$\frac{(M+m)L}{m}$ | ||
C. | x=$\frac{{μ}_{1}ML}{({μ}_{2}-{μ}_{1})(m+M)}$ | D. | x=$\frac{{μ}_{1}ML}{({μ}_{2}+{μ}_{1})(m+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A、B球间的细线的张力为$\frac{5mg+qE}{2}$ | |
B. | A、B球间的细线的张力可能为0 | |
C. | 将线OA剪断的瞬间,A、B球间的细线张力为$\frac{qE}{12}$ | |
D. | 将线OA剪断的瞬间,A、B球间的细线张力为$\frac{qE}{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流过r的电流方向每秒钟变化50次 | |
B. | 变压器原线圈匝数大于副线圈匝数 | |
C. | 开关从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 |
D. | R=$\sqrt{2}$r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此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为$\frac{B{L}^{2}R}{R+r}$ | |
B. | 当棒达到最大速度时,棒两端的电势差为Uab=$\frac{BLvR}{R+r}$ | |
C. | 当棒达到最大速度时,回路中的感应电流I=$\frac{BLv}{R+r}$ | |
D. | 在此过程中电阻R上消耗的能量为FL-mgLsi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牛顿通过对天体现象的研究,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 |
B. | 伽利略用逻辑推理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的认识 | |
C. | 欧姆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
D. | 奥斯特通过放在通电直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得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结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