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下列关于地球的卫星和空间站,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受到恒力的作用
B.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可能达到9km/s
C.要在地面上成功发射卫星,速度至少为7.9km/s
D.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可以通过练习哑铃来锻炼身体

分析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比较出卫星的线速度与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关系.空间站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里面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解答 解:A、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所受的力不是恒力.故A错误.
B、根据$G\frac{Mm}{{r}^{2}}=m\frac{{v}^{2}}{r}$,
解得:$v=\sqrt{\frac{GM}{r}}$,知轨道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大,第一宇宙速度的轨道半径最小,则线速度最大,所以7.9km/s是卫星做圆周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故B错误.
C、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要使卫星绕地球运动,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7.9km/s.故C正确.
D、在空间站中,所有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哑铃对人的压力为零,根本无法锻炼.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中学阶段涉及到三个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指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大小为7.9km/s;第二宇宙速度为是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为11.2km/s;第三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其大小为16.7km/s; 其中第一宇宙速度要能推导,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要能记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R2、R3分别为总阻值一定的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R1为光敏电阻(其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当开关S闭合时,电容器中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调节电阻R2的滑动端P1向下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
B.只调节电阻R3的滑动端P2向上端移动时,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
C.只逐渐增大R1的光照强度,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
D.若断开开关S,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它通过斜面的下一半的时间是通过上一半时间的n倍,则n为(  )
A.$\frac{1}{2}$B.$\sqrt{2}$-1C.1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数值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C.费米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0)和镭(Ra)两种新元素
D.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判断,其本质是带负电粒子流并求出了该种粒子的电荷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B.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C.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800m
D.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
C.绝对湿度大,相对湿度不一定大
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物体的内能
E.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1656年,惠更斯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摆钟,使人类对时间的测量进入崭新的时代,摆钟是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原则测量时间的.某标准摆钟的摆长为L,将其移至深度为kR的矿井底部(R为地球的半径,0<k<1),钟将变快还是就慢?若要计时准确,摆长应调为多长?假定地球的密度均匀,已知质量均匀分布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所示,一条小河,河宽d=60m,水速v1=3m/s.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均为v2=5m/s.两船同时从A点出发,且同时到达对岸,其中甲船恰好垂直到达正对岸的B点,乙船到达对岸的C点(图中未画出),则(  )
A.α=β?B.两船过河时间为12s
C.两船航行的合速度大小相同D.BC距离为9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薄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右端放置质量为m的小物块,质量为M0的电动小车通过细绳绕过光滑的小定滑轮与薄板右端相连,小车沿水平平台带动薄板(右端位于A点处)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物块与薄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与平台间的摩擦力大小恰为其重力的μ倍.运动过程中小车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为P,当薄板向右运动的距离为2L时(未画出),物块从薄板左端滑出,此后又经过t0时间,薄板继续运动到右端到达B点.已知A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BO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O点与薄板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脱离薄板时的速度大小v1和运动时间t1
(2)从开始运动到薄板的右端到达B点的过程中,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焦耳热Q;
(3)从开始运动到薄板的右端到达B点的过程中,细绳对薄板的拉力做的功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