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v与位移s的关系式为v2=9+2s(均为国际单位).则质点的初速度为v0=3m/s,2s末的速度是v=5m/s.

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为${v}^{2}-{{v}_{0}}^{2}=2as$,根据v2-9=2s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2s末的速度.

解答 解:根据就变速直线运动的导出公式:${v}^{2}-{{v}_{0}}^{2}=2as$,公式v2=9+2s可以转化为v2-9=2s,可知该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1m/s2
则2s末的速度v=v0+at=3+1×2m/s=5m/s.
故答案为:3; 5

点评 该题考查对速度位移公式的理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

(1)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作用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种探究物理规律科学研究方向法叫做B.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理想模型法
(2)为了抵消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该同学需要进行平衡摩擦阻力的操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D.
A.将木板带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水上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木板带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3)如图乙所示是张力同学某次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O、A、B、C、D为纸带上选取的4个计数点,已知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上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这次实验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0.50m/s2,打点计时器打B点是的速度为0.70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保持小车的质量一定,某同学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数据如表所示,请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描出遗漏的点,再作出a-F图象如图,并根据图象求得该小车的质量为1.0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加速度a(m/s2小车受到的合力F/N
0.91.0
2.12.0
3.03.0
3.94.0
5.0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甲所示,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内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正对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P、Q连接.圆环内有垂直于纸面变化的磁场,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为正方向).图9中可能正确表示P、Q两极板间电场强度E(规定电场方向由P板指向Q板为正方向)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C.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气体自由膨胀是可逆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电源电动势为ε,内阻不计.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的完整图线如图所示,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R1=5Ω,R2=15Ω
B.R2=15Ω,ε=3V
C.R1的最大功率为1.8W,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一直变大
D.R1的最小功率为0.2W,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如图是多用表的刻度盘,选用倍率为“×10”的欧姆档测电阻时,表针指示图示位置,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140Ω.如果要用此多用表测量一个约2.0×104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档是×1K(选填“×10”、“×100”、“×1K”或“×10K”).若测量结束后,该同学将两表笔短接,发现电表指针指在电阻“0”刻度的右侧,则上述电阻的测量值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我们能听见建筑物后传来的声音而看不见建筑物后的物体,这是因为(  )
A.声波是纵波B.声波振幅大C.声波波长较长D.声波波速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或物理学家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点、速度、点电荷等都是理想化模型
B.E=$\frac{F}{q}$与a=$\frac{F}{m}$均体现了比值定义的思想方法
C.卡文迪什扭秤实验应用了微元的思想方法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建立了电磁感应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甲、乙两质点自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s末,两质点相遇B.第2s末,甲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第4s末,两质点相距20mD.0~2s内,两质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