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一列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从此时开始,质点d到达波蜂的时间比质点c早0.5s.已知质点b的平衡位置为x=$\frac{4}{3}$m.
①机械波的波速为多少;
②质点b再经过多少时间第一次到达波峰以及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析 ①图示时刻d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比c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早0.5s,说明此时d点的速度方向向上,可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求出周期,读出波长,即可求得波速.
②根据传播方向沿x轴负向可知,当e点的振动形式传播到b点时,b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根据t=$\frac{△x}{v}$求出时间,根据数学知识求出b点的纵坐标,从而求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答 解:①由题,质点d到达波蜂的时间比质点c早0.5s,说明此时d点的速度方向向上,则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该波的周期T=4×0.5s=0.2s.由图知,波长λ=4m,则波速为v=$\frac{λ}{T}=\frac{4}{2}$=2m/s.
②根据传播方向沿x轴负向可知,当e点的振动形式传播到b点时,b点第一次达到波峰,传播距离$△x=4-\frac{4}{3}=\frac{8}{3}m$
则时间t=$\frac{△x}{v}=\frac{\frac{8}{3}}{2}=\frac{4}{3}s$.
根据图象可知,波动方向为y=10cosωx(cm)=10cos$\frac{2π}{0.2}x$=10cos10πx(cm)
b质点的平衡位置为x=$\frac{4}{3}$m,则b质点的纵坐标为-5cm,则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5+20=25cm.
答:①机械波的波速为2m/s;
②质点b再经过$\frac{4}{3}s$第一次到达波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25cm.

点评 本题突破口是对“d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比c质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早0.5s”的理解,运用波形的平移法研究b质点的运动情况,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内,有沿x轴正向、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它们以虚线MN为界,MN经坐标原点,且与x轴正向成45°角,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为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上坐标为(0,L)的P点由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磁场偏转刚好经过坐标原点.求: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粒子第三次经过MN的位置;
(3)粒子第四次经过MN的位置与第三次经过MN的位置间的距离.(已知:sin(A-B)=sinAcosB-cosAsin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惯性来
B.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C.列车启动时,速度增加得十分缓慢,说明速度小时惯性较大
D.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以及受力情况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A、B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白炽灯,L是电阻不计的电感线圈,如果断开开关S1,接通S2,A、B两灯都能同样发光.最初S1是接通的,S2是断开的.那么,可能出现的情况错误的是(  )
A.刚接通S2时,线圈L中的电流为零
B.刚一接通S2,A灯就立即亮,而B灯则延迟一段时间才亮
C.接通S2以后,A灯变亮,B灯变暗
D.断开S2时,A灯立即熄灭,B灯先亮一下然后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的不可伸长的闭合柔软导线中通有1A的恒定电流,当加以竖直向上的磁感强度大小为0.5T的磁场时,闭合导线回路的面积扩大了0.5m2,(假定此过程中导线中的电流恒定不变为1A)若此时导线的动能为0.05J,则这个过程中导线的发热为(  )
A.0.2JB.0.25JC.0.35JD.0.4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如图):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先保持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
①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替代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
a.把木板的末端垫起适当高度以平衡摩擦力;b.砂和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②该同学利用实验中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时,处理方案有两种:
A.利用公式a=$\frac{2s}{{t}^{2}}$计算;      B.根据a=$\frac{{△}_{s}}{{T}^{2}}$利用逐差法计算.
两种方案中,你认为选择方案B比较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物图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分析发现:实物图的导线有一根连接错误,这根连接错误的导线是F.(用导线符号表示)
②更正电路后,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录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建立U-I图象如图2所示,则电源的电动势E=4V,内阻r=2Ω.
③用该电源对标有“2.5V,0.3A”字样的小灯泡供电,使其能正常发光并能工作较长时间,备有合适的滑动变阻器、电键和导线,试在图3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借助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悬挂重物(小盘和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质量用m表示,在实验过程中(悬挂重拖动小车一起加速运动时),要且悬挂重物的重力大小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须得满足的条件是:小盘和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调节装置时,将长木板右端抬高适当角度的目的是:为了平衡摩擦力
(2)要研究三个变量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实验操作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还是先释放纸带使小车运动?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4)某次实验中获得一段纸带如图2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该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34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面积为0.2m2的100匝线圈A处在磁场中,t=0时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B=(6-0.2t) T,已知R1=4Ω,R2=6Ω,电容C=30 μF,线圈A的电阻不计.则(  )
A.闭合S后,通过R2的电流大小为0.4 A
B.闭合S后,通过R2的电流方向由上向下
C.闭合S后,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
D.闭合S一段时间后,断开S,S断开后通过R2的电荷量是7.2×10-5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