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测量水晶印章的折射率,某同学在水平桌面铺上一张白纸,然后将印章立放在白纸上,用红色激光笔从O点照射该印章的一个侧面,激光所在的竖直平面与印章的右侧面垂直,其正视图如图所示。已知该印章的水平截面是d=3cm的正方形,当光以θ=60°的入射角向右侧面照射时,印章右侧的白纸上出现了两个亮点M和N(M点位于N点的右方),测得两亮点间的距离s=2cm,不考虑光在印章表面的多次反射。
(i)作出光从O点入射至形成M、N两亮点的光路图;
(ii)求水晶印章对红色光的折射率n。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气垫导轨上A处安装了一个光电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绕过气垫导轨左端定滑轮的细线与钩码相连,每次滑块都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释放时遮光条位于气垫导轨上B位置的上方.
(1)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 mm.
(2) 实验中,接通气源,滑块静止释放后,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测得滑块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A、B间的距离为L。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钩码减小的重力势能mgL与___________________(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相等,则机械能守恒。
(3) 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滑块必须由静止释放 B. 应使滑块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 D. 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粗糙斜面,小物块以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F小于物块受的摩擦力),第二次无恒力,图乙中的两条线段a、b分别表示存在恒力F和无恒力F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象,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
B. 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大
C. 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大
D. 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对于认定 高空抛物犯罪和高空坠物犯罪做出了具体规定。为验证高空坠物的危害,将一颗鸡蛋 自45m高的15层楼顶由静止释放,鸡蛋落地后不反弹,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0.01s。不考虑空气阻力,则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力约为其重力的( )
A.30倍B.100倍C.300倍D.1000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天梯高速”拖乌山至石棉51km 长的路,几乎全是长下坡,临崖临壁,急转弯多,堪称“魔鬼中的魔鬼路段”,故这段路上设置了许多避险车道。已知其中某路段坡长为10.0km, 平均坡度(高度差与坡长之比)为3%,限速80km/h。某卡车行驶到该路段时由于连续刹车导致刹车失灵,到达坡底时冲上 长100m、与水平呈37°的碎石避险车道,恰好停到避险车道的顶端。已知卡车与避险车道碎石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为0.25,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卡车到达避险车道底端时的速度值。
(2)若卡车是在该路段坡顶时刹车失灵的,且刹车失灵后受到的阻力仅为车重的0.024 倍,判断该车在坡顶是否超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一些物理学家对某些物理现象的研究直接促进了“近代原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关于以下4幅图中涉及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是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爱因斯坦为了解释此实验规律,首次提出了“能量子”概念
B. 强激光的出现使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这已被实验证实。如图2所示,若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不偏转;则换用波长也为λ的强激光照射锌板,验电器指针可能偏转
C. 如图3所示,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以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D. 图4为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三种射线在电场中偏转情况,其中③线代表的射线穿透能力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1和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2始终比A1亮
B.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2先亮A1后亮,最后一样亮
C.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2先熄灭,A1过一会儿才熄灭
D.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1先熄灭,A2过一会儿才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想测量一节旧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身边仅有下列器材:一个多用电表、一个定值电阻R1、一个滑动变阻器R2(0~20Ω)、一个开关S、导线若干.小明设计了实验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根据原理图,连接实验器材,且S断开;
②多用电表选择“R×1”挡,先 ,后用红表笔接a端,黑表笔接b端,记录下R1示数(如图乙所示);
③S闭合,多用电表选择“直流电压2.5V”挡, 表笔接a端, 表笔接b端(选填“红”或“黑”),记录下示数U1;然后再测出b、c间的电压,记录下示数U2;
④调节滑动变阻器,重复步骤③,得到如下表所示的6组数据;
U1/V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U2/V | 1.05 | 0.90 | 0.75 | 0.70 | 0.45 | 0.30 |
(1)请你完成上述操作步骤中的三处填空;
(2)由图乙可知R1测量值为 Ω;
(3)请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U2﹣U1关系图;
(4)该电池的内电阻为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匀速运动,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获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应选__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则应选____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填“”或“
”或“
”或“
”)。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6kg,小车B的质量为m2=0.4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系统总动量为__________,碰后系统总动量为__________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实验结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